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论先秦正名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9-12 14:22
【摘要】:本文试图在对正名的语义分析基础上 ,阐述先秦正名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其一 ,在概念认识过程中强调内涵 ,但在思维过程中应用模糊语言 ;其二 ,在推理过程中强调整体化思维 ,但缺乏形式、系统化的逻辑构造 ;其三 ,在伦理化社会中法律权威性弱化 ,有法制而在思想意识中非法治。作者藉此提倡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变革 ,强调东西方思维方式融合的必要性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emantic analysis of correct nam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Qin orthonymy thought on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Firstly, it emphasizes the conno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but applies fuzzy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reasoning,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whole thinking, but lacks the form and the systematic logical structure. Thirdly, in the ethical society, the authority of the law is weakened,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the rule of law, but the ideology is not ruled by law. Therefore, the author advoca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and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ways of thinking.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1-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强进;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方朝晖;从Ontology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红芳;从英汉习语看动物名称的隐喻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谷振诣;论《墨经》的“效”[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王桂艳;现代逻辑的发展与非形式逻辑的兴起[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4 任秀玲;先秦逻辑的“应因之术”是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6期

5 任秀玲;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学科[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6 叶勇;文宏;;当代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探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张勇;英汉句子主谓关系对比[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徐岱;文学的“看法”与“见识”——对一种“批评理论”的批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秦建栋;略论汉英词汇的理据[J];福建外语;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刘鹏;结构性腐败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刘洋;阐释与重构—《韩非子》研究新论[D];浙江大学;2004年

5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海山;传统中国的契约:法律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5年

8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9 徐增辉;新公共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邓修明;刑事判例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许宁;论隋唐佛教中的圆融思维[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崔晓玲;英语因果复合句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5 代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再认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于霞;战国名实之辩的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江河海;主导多维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土丽艳;中美生命伦理学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赵发海;中西古代逻辑的个性差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姚新奕;抽象与具体[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芒;;逻辑的求善功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维真;;试论辩证思维与创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吕渭源;;反思逻辑——论非逻辑思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继伦;;《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2 宋文坚;;辩证思维议[A];2004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4年

3 崔清田;;逻辑与文化[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4 黄朝阳;;譬:中国传统的类比方法[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5 陈桂勤;王惠玲;;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法及其时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罗翊重;;从《易经》象数学看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互补性和完全性[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刘新文;;反用矛盾律[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8 洪昆辉;;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思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刘晓明;;辩证思维的内在机制试探[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10 瞿麦生;;隐喻的语用学探赜[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振复;逻辑“还原”深入浅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刘邦凡;科学史与逻辑史的交叉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发海;中西古代逻辑的个性差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银屏;迥异逻辑观念下的逻辑思想[D];山西大学;2007年

3 高丹;逻辑思维与修辞学教学[D];燕山大学;2010年

4 高航;中西交融的严复逻辑思想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39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239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