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南对意义理论的重建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现代归纳逻辑的创新功能与应用及其认知基础研究”(编号05JZD0008) 重庆市“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逻辑学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编号05JZD0008)的资助
【分类号】:B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高荣;张建军;;评普特南和塞尔关于意义理论的论争[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长兵,胡万年;鲁宾逊能有一门语言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武文刚;;试论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4 吴晓霞;;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之言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5 韩茹玉;;浅谈孤独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喻敏;;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7 周宪;论艺术的哲学意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蔡曙山;;论符号学三分法对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彤;;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学说——对欧洲科学危机问题的思考[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10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谭力扬;;科学实在论的因果机制指称理论[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王习胜;;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先生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张立娜;;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裘杰;两种文化语境下的中俄科学哲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伟;广义科学哲学视野下中医本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唐玉斌;自我与他人心灵的逻辑哲学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江新;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2 郑昊;归纳逻辑或然性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芦菲;俄语批评言语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艳伟;波普尔实在论思想评析[D];西南大学;2011年
6 熊毅;试论《老子》之“强”及其对当下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申归云;论赖尔的行为主义对他心问题的消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兵;海德格尔对康德的时间阐释[D];兰州大学;2011年
9 朱增跃;哥德尔:数学不是语言的句法[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丽;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科学分界理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章买;;普特南《“意义”的意义》矛盾剖析[J];理论界;2010年09期
2 于宇;唐晓嘉;;普特南对意义理论的重建[J];哲学研究;2010年04期
3 孙兆亮;普特南的意义理论及其科学实在论[J];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4 任晓明;吴玉平;;普特南意义理论的意义——从分析哲学的视域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黄少华;评普特南的内部主义因果指称理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曾同军;;意义的“无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夏立新;;论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核心概念的内涵[J];求索;2009年01期
8 陈亚军;论普特南后期由内在实在论向自然实在论的转变[J];哲学研究;2001年02期
9 幸强国;析“内在实在论”——普特南哲学思想的基点[J];哲学动态;1996年09期
10 幸强国;虚无主义与内在实在论──尼采与普特南的比较[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明湘;沈旭明;;试论赖欣巴哈的意义理论[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张燕京;;论达米特意义理论的基本原则[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3 王路;;意义理论[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季斌;;罗素的意义理论[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5 李国山;;洛克的意义理论及其内在困难[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国璋;;浅论“足健法”或称“足道”内涵的研究和应用[A];经典荟萃——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华反射疗法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7 宋开山;赵云升;金伦;;定向运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A];2001年全国定向运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赵捚;;浅议“天癸”[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秋萍;;浅谈如何正确认识绿色食品的内涵[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于婧;肖辉;;加快城乡一体化 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2 贾春华 王永炎 黄启福 鲁兆麟 王庆国;证候的“意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江怡(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实用主义的最后宣言[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燕继荣;社会资本:一个重要概念[N];学习时报;2006年
5 刘钢;“社会性软件”整合社会资本[N];学习时报;2005年
6 吴晓东;9平方米房屋与社会资本:让民主运转起来[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7 郁建兴;社会资本是公民社会的“粘合剂”[N];南方日报;2006年
8 梁捷;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社会形态的切入点[N];社会科学报;2007年
9 张祥龙;带着生命颤动的哲理之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译者:靳北翔;社会资本,对谁来说更好?[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栋;戴维森意义理论之镜中的语言与实在[D];吉林大学;2012年
2 于林龙;回归生活世界交往范式的意义理论[D];吉林大学;2010年
3 葛欢欢;普特南实在论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陈杰;以康德批判哲学为进路的内向指称意义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黄敏;意向性视野中的意义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艳秀;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龙根;意义底蕴的哲学追问——从言语行为意义论到实践意义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荣立武;内涵逻辑的哲学基础[D];中山大学;2006年
10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章吕;普特南新语义学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孙晶;论后现代语境下意义理论的转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伟艳;意义理论及其当代走向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王莉钧;遮蔽于意义之中的真之理论[D];山西大学;2010年
5 沈旭明;论赖欣巴哈的逻辑哲学思想[D];中南大学;2004年
6 李娜;从意向性看语言的意义问题[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博;浅析普特南指称理论[D];西南大学;2010年
8 王航赞;达米特的意义构造论[D];山西大学;2004年
9 彭羽寒;从真到意义[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隋丽霞;新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39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23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