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指称的一种推理解释
[Abstract]:The study of semantic cognition of names is mainly carried out by linguists and language philosophers. These studies have great faith in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pened up by Mill Frege and Kripke and so on. This paper gives the necessity of studying the semantic cognition of names in the dimension of logic and attempts to refine the logical features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name reference and to eliminate its bounda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 goal, we propose a "reasoning explanation" on how individuals determine the reference of names, and present a specific approach to solve semantic problems by using pragmatic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逻辑视野的认知研究”(11AZD57),项目负责人:何向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意识、表征与行动——人类认知的结构与运作机制研究”(12AZD073),项目负责人:何向东;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逻辑视野的认知研究”(11BZX062),项目负责人:何向东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存建;何向东;;个体确定名称之指称的推理特征——从皮尔斯指号-名称思想看[J];哲学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莉娜;;西方逻辑方法的借鉴与中国近现代哲学变革[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2 史革新;严复科学民主思想议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余军成;;指示词理论述评[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黄杨;;“商羊舞”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薛其林;实证方法与民国学术[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程仲棠;;无“是”即无三段论:语言主义的逻辑迷误——答王左立先生[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张文琴;;从历史因果的名称理论看先秦儒家名学思想[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8 吕进;逻辑与哲学的典范——摹状词理论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俞政;严复的正名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李明慧;;也谈专有名词的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史革新;;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化[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2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3 张忠义;;论逻辑的缘起[A];2007年全国哲学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4 何松旭;为什么需要道德?[D];浙江大学;2011年
5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6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明国;国际制度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雄飞;从归责与负责论共犯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磊;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雄就;“偶然”逻辑特性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宏光;《淮南子》逻辑思想探赜[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军;中国近代科学观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房小娜;语言哲学视域下的关联理论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高航;中西交融的严复逻辑思想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朱力超;逻辑视野内的因果关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王欣;金岳霖演绎逻辑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宋雅君;时代召唤下的哲学方法论新模式[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李文倩;罪与生活: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的宗教之维[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月娥;论非逻辑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作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于祺明;;直觉、灵感与模型化推理[J];学习论坛;2007年11期
3 刘晓君;漫话直觉[J];百科知识;2002年02期
4 张连良;架起逻辑与直觉融通的桥梁──《直觉与逻辑》一书读后[J];长白学刊;2001年02期
5 孙伟平;亚里士多德的直觉归纳演绎法述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6 孙伟平;科学进步的两翼:逻辑与直觉[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7 戴文琪;从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中得到思维方法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8 林校生;非逻辑思维在历史认识中的地位[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杨继宏;斯潘诺思的直觉思维[J];思维与智慧;1997年02期
10 李国华;论直觉思维的内容和特征[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志勇;;从当代计算机的发展看什么是逻辑[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陈晓平;;谈谈实质蕴涵问题[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尹鑫;代杰;;逻辑抽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兼谈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慕泽;;不可能知道的真理——从一个“认知悖论”谈起[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照日格图;直觉与创造[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奋荣;非单调推理的逻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艳;类比与科学发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42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34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