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皮亚杰论逻辑认识论

发布时间:2019-02-23 11:06
【摘要】:与逻辑学家不同,皮亚杰以其儿童智力的发生和发展理论做基础,对形式化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而且就如何克服形式化的局限性,皮亚杰创造性地提出了逻辑学与心理学的重新结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原则。
[Abstract]:Different from logicians, Piaget discussed and studied the formal problems from many aspects on the basis of his theory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intelligence. And on how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formalization, Piaget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recombining logic and psychology as well a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河北大学党委组织部
【分类号】:B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盛华;认知心理学的多元化状态与教育研究中的理论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2期

2 蔡雪冰;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及特点[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龙小平,龙小根;从符合论的观点看逻辑真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3期

4 李保民;舞蹈的特质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卢盛华;现实原型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学科教育;1999年04期

6 方富熹,方格,刘范;学前儿童的因果判断——对时空信息的利用(Ⅰ)[J];心理科学;1989年01期

7 王贞琳,李文馥;西方儿童绘画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8 张春妹,周宗奎,Yeh H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9 静进,,郭迪;学习能力障碍儿童在主题绘人测验中的特征[J];心理科学;1994年02期

10 徐凡;幼儿空间表征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董务刚;;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嘤蔚;论辩证思维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杨虎涛;政府竞争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李金辉;理解马克思[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邵桂芳;基于动觉智能图式的人工生命体行为及其选择与进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文;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荣文婷;人物塑造:动画传播效果优化的关键[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3 欧尧珠;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丽萍;张东荪逻辑文化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晏晓喻;从认知的视角探究中专英语听力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车峰;试论罗素摹状词理论及其对语言哲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7 王瑞利;交际中的语用推理初探[D];山西大学;2007年

8 崔凌志;从对语言的考察到对哲学的批判[D];山西大学;2007年

9 刘伟伟;克里普克语义学及其指称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陈清;我国婚姻法军婚特别保护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邦瑾;“矛盾”命题的无矛盾形式[J];哲学研究;1981年01期

2 马希文;有关“知道”的逻辑问题的形式化[J];哲学研究;1981年05期

3 刘永川;一个辩证命题的形式化[J];哲学研究;1981年06期

4 林邦瑾;谈“一个辩证命题的形式化”[J];哲学研究;1981年11期

5 R.蒂尔 ,白锡X;将数学用于社会科学——认识论的基础[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6 村木;新次郎;;日本姙の後置奮をめぐって[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年03期

7 朱梧i

本文编号:2428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28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