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的语言结构:递归否定
本文关键词:悖论的语言结构:递归否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悖论是逻辑学、基础数学、哲学、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因此仅仅从人工语言的角度来认识悖论是不充分的,因为人工语言不能解决元语言这一根本问题。自然语言是最根本的元语言,悖论更需要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认识,尤其是从自然语言结构的递归性来认识。通常把悖论分成逻辑悖论(集合悖论)和语义悖论两大类,但这种分类界限并不严格。实际上这两类悖论从语言生成的角度看都具有递归否定的特点,因此可以用递归否定这一语言结构性质来统一语法悖论和语义悖论。罗素的类型论和塔尔斯基语义理论主要涉及产生悖论的层阶性质,不能概括悖论的递归否定性质。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都是从有限规则和有限符号到无限句子的系统,不可能避免层阶循环或递归,因此悖论的消除不可能通过类型论或元语言层阶来解决,考虑递归否定的性质是消除悖论的一个途径。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悖论 语言结构 递归否定 认识论意义 元语言 自然语言 塔尔斯基 对象语言 爱因斯坦 句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773159)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M00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4AYY001)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缘起古希腊哲学家已经开始注意到悖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克里特人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给出了一个说谎者悖论:克里特中间的一个诗人说: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这是早期出现的悖论。如果开始断定这个句子是真的,那么克里特人就确实在说谎;但如果承认所有的克里特人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一之;通过对比帮助说西班牙语的学生掌握汉语语序[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3期
2 吴启主;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3 王玉明;也谈蒙古语三组词的词性问题——与特图克同志商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方立,吴枕亚;现代语法理论与语法教学[J];现代外语;1980年04期
5 何自然;着眼于运用,着眼于交际功能——新语法体系下的语法教学[J];现代外语;1980年04期
6 王秉钦;也谈“ДА”或“НЕТ”的实体化结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5期
7 N.乔姆斯基 ,范九生;生成转换语法对于语言教学的含义[J];国外外语教学;1980年01期
8 杜宾·沃斯太因 ,周敦仁;澄清语言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基本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1980年02期
9 C.艾伦·塔克 ,陈渊;英语起点教材的评价标准[J];国外外语教学;1980年03期
10 L.G.亚历山大;王维周;;课堂里的外语教学(致教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奇志;聂永革;;Braess悖论与交通系统流量分配优化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忠仁;;针灸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国际针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志江;;试论语文辞书义项内部的一致性[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4 苏宝荣;;汉语语素组合关系与辞书释义[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5 姜群;;重实践训练,强调能力培养——高年级《经贸俄语》课教学原则之一及实践样例[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王盈;;词汇教学中的一个基础两个重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杨洪承;;闻一多的诗歌文化精神论——从诗人文化价值取向谈起[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8 屈承熹;;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9 黄政澄;崔永华;郭树军;张凯;;“核心汉语”第一阶段选材和编写原则[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10 李德津;;《现代汉语教程》中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的关系[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克峰;住房与结婚的悖论[N];光明日报;2000年
2 熊川;电信悖论[N];河南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素质教育第一步[N];人民代表报;2000年
4 左卫民 周光权;中国司法改革的三个悖论[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金错刀;《企业方法》的两个悖论[N];市场报;2000年
6 辛望旦;悖论的意义与理性形式的演化[N];社会科学报;2000年
7 范素;现代、悖论与公民乌托邦[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宋炳辉;网络文化给文学带来什么[N];文汇报;2000年
9 宋炳辉;怀旧的姿态与悖论[N];文学报;2000年
10 张志扬;两条生存之路[N];文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俊伟;弗协调逻辑应用于道义逻辑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吴忠超;无法走出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军;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于善志;中国学生英语句式发展风格研究——从显性标注到可选标注[D];河南大学;2004年
6 张宝江;西方经济学的综合与回归[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仲佳;性爱问题: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春;生命的皈依与迷途[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海静;美丑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颖;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悖论及其文化影响[D];外交学院;2000年
4 胡长栓;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冰;巴斯妇人:性格的悖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陈建敏;向死而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杨黎红;永恒的矛盾和冲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米春;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文化因素——思维模式在写作过程中的影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夏禹;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悖论的语言结构:递归否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8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