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18:04
本文关键词: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0世纪初,罗素提出了著名的摹状词理论。这种理论在他的《论指称》、《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等著作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该理论受到西方语言哲学家的支持和赞扬,成为哲学的典范。然而,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受到不少的批评和指责,引起了诸多争议。但是,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思考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则围绕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并不是凭空而生,它有其历史背景。在罗素之前,穆勒和弗雷格都对摹状词做过研究。穆勒把表达概念的的个体词区分为专名和摹状词,并对二者的内涵和指称做了分析。弗雷格从同一性出发,批判了穆勒的专名无内涵的观点,他将专名和摹状词统称为专名,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专名理论。 罗素反对弗雷格的宽泛的专名,他将专名和摹状词严格区分开,给出了摹状词的定义、分类、特征等等,并用其理论顺利地解决了三大难题。 然而,罗素的摹状词也面临诸多的挑战与批判。斯特劳森、唐奈兰和克里普克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批判。斯特劳森区分了语句、语句的使用和语句的表达以及语词、语词的使用和语词的表达;唐奈兰提出了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克里普克则提出了历史因果命名学说。 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研究并不仅仅只停留在批判的层次,同时也出现了语用学转向的趋势,史蒂芬·尼尔和斯高特·索姆斯就是两位代表人物,这种转向为指称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活力,丰富并发展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关键词】:罗素 摹状词 专名 内涵 指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10
- 1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研究背景10-16
- 1.1 穆勒的专名与摹状词理论10-13
- 1.2 弗雷格的专名(包括摹状词)理论13-15
- 1.3 本章小结15-16
- 2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16-29
- 2.1 罗素对弗雷格的批判16-18
- 2.2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提出18-19
- 2.3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具体内容19-25
- 2.4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25-27
- 2.5 小结本章27-29
- 3 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评析29-43
- 3.1 斯特劳森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批判29-31
- 3.2 唐奈兰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判31-33
- 3.3 克里普克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判33-37
- 3.4 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几点思考37-40
- 3.5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意义40-41
- 3.6 本章小结41-43
- 4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最新发展43-47
- 4.1 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的新趋向43-44
- 4.2 史蒂芬·尼尔情境语义学角度下的摹状词理论44-45
- 4.3 斯高特·索姆斯的不完全限定摹状词理论45-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结语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木春;;罗素摹状词理论述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刘宇红,梁晓波;摹状词理论的认知语言学透析[J];外语学刊;2004年01期
3 郭贵春,刘高岑;指称理论的演变及其语境重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吕进;逻辑与哲学的典范——摹状词理论浅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8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