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证逻辑研究
本文关键词:核证逻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核证逻辑建立在经典命题逻辑的基础之上,但是增加了这样的核证断言t:F(被读作t是F的一个核证)。本文主要研究核证逻辑的历史、理论结果以及对主流认识论的意义。 1933年,G?del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G(o|¨)del可证性演算S4的语义,二是形式可证性谓词Provable(F)的模态逻辑。而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导致了证明逻辑LP(这也是第一个核证逻辑)的产生,由此,其他的一些核证逻辑也接踵而至。 核证逻辑系统可以看做是模态逻辑的一种显式版本,也可以看做是知识逻辑的显式版本,其中必然(知识)算子被明确的核证项来代替。我们首先概述核证逻辑的基础以及它们与模态逻辑的关系,然后转向另外的技术性结果:模态逻辑有不同的强度,和它们相对应的核证逻辑也有不同的强度,在文中我们将证明对应于T的扩充的核证逻辑事实上是对彼此保持的。
【关键词】:证明逻辑 核证逻辑 实现定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论6-11
- 1.1 核证逻辑的由来6-9
- 1.2 核证逻辑的研究综述9-11
- 2 知识与核证11-18
- 2.1 葛梯尔问题11-14
- 2.2 显式知识与隐式知识14-18
- 3 核证逻辑18-34
- 3.1 证明逻辑LP18-22
- 3.2 核证逻辑J22-25
- 3.3 核证逻辑与知识逻辑25-34
- 4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维护一个传统的信条——兼与李先q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1989年06期
2 李义民;罗晰;;《逻辑研究》时期胡塞尔的本质直观与科学哲学思想[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斌;斯特劳逊的逻辑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1992年12期
4 方国根;;独上高楼——读吴克峰《易学逻辑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甘进;张学立;;关于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李娜;娄永强;;情景语义学的逻辑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周建设;;从先秦名学看逻辑研究的起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8 王新建;近年来我国辩证逻辑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5年06期
9 刘邦凡;;论黄展骥的大众逻辑与逻辑研究——“形式”与“非形式”逻辑的普及[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10 张文泰;疑问与判断——兼谈设问、反问与判断的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龙;;沿着金岳霖开辟的逻辑研究现代化道路奋进[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金承光;;两种不同意义的“法律逻辑学”[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编后[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4 苗启明;;论辩证思维规律——兼谈辩证逻辑研究的误区[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5 李小五;;逻辑教学现代化的一次尝试——《新逻辑教程》评介[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6 邹崇理;;逻辑研究自然语言的得失利弊[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7 张学立;甘进;;贵州逻辑研究三十年[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耿琳;;问话与答话[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董志铁;;新中国名辩逻辑研究的回顾与前瞻[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10 刘宗棠;;论辩逻辑的复兴与创新——三论“承认”[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军;《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评介[N];光明日报;2000年
2 陈志远;《逻辑研究》中的直观和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方国根;逻辑视域下易学研究的重要进展[N];光明日报;2006年
4 陈波;逻辑学的2005年[N];光明日报;2006年
5 陈波;人工智能 当代逻辑发展的动力[N];光明日报;2000年
6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胡泽洪;哲学逻辑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7 ;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3年
8 ;冯仑 决定企业家成功的“三样东西”[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高山杉;“满山败叶”犹有端绪可寻[N];文汇报;2007年
10 张建军;真正重视“逻先生”[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扩建;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郑争文;胡塞尔直观问题概论[D];复旦大学;2007年
3 谢正富;不出事VS出大事:基层治理行动逻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奋荣;非单调推理的逻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尚云;量子逻辑中有效代数与伪有效代数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奚颖瑞;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王昊宁;直观、自我与明见性[D];吉林大学;2008年
9 代金宏;会计逻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季云飞;幼儿教师实践逻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九月;丹曾拉布杰作品的逻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珊;核证逻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积萍;近二十年国内墨辩逻辑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03年
5 王婉玲;冯·赖特行动逻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利琴;社会转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周理;真理的逻辑前提[D];贵州大学;2008年
8 尹景旺;终极关切意义上的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展凌;明清判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甘进;新近中国逻辑研究状况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核证逻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44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