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建模三大进路之哲学预设探微
本文关键词:语境建模三大进路之哲学预设探微
更多相关文章: 语境 语境建模 外在主义 可能世界语义学 制限方法 提升公式 酶性计算
【摘要】:语境建模乃是最近在人工智能领域内方兴未艾的一个新研究分支,其任务是用计算机建模的方式来展现那些具有语境敏感性的认知进程。由于在这个分支内出现的不同建模思路都预设了这样或那样的关于"语境"的定义,因此,对于相关预设的哲学反思,也就成为对于这些工作的概念性辩护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而言,有这样三种关于语境的哲学预设,分别引导了业内专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建模思路:(1)"语境"乃是外在于认知主体的外部对象,需要通过某些假定的形而上学对象(特别是可能世界语义学所承诺的那些对象)来加以界定;(2)在特定语境中成立的判断也好,跨语境的推理规则也好,都可以被视为对于既存人类常识的近似化表征;(3)所谓"语境敏感性",无非就是外部输入与内部模块之间互动之随机性特征所具有的另一种表达而已。这三种思路都各有短长,而一种更为上佳的语境建模思路则既要容纳某种一般推理机制以便通过某种整合的方式来应对常识之多样性,又必须得同时具有某种"非公理化"的特征以展现出最起码的灵活性。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语境 语境建模 外在主义 可能世界语义学 制限方法 提升公式 酶性计算
【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机器翻译中的哲学问题”(13G11)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自然语言的自动化处理和语言分析哲学研究”(13BZX023)
【分类号】:B815.3
【正文快照】: -10众所周知,“语境”(context)在当下的全球范围内的知识论研究和科学哲学研究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很多相关领域内的专家都试图对语境因素在日常知识以及科学知识的辩护机制中所起到的规范性作用作出刻画1(请参看Rysiew 2011对于这个问题所给出的一般性介绍)。不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英瑾;;一个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眼中的框架问题[J];逻辑学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家法;;当代形式语义研究新进展——意义研究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邹崇理;;从逻辑到语言——Barbara H.Partee访谈录[J];当代语言学;2007年02期
3 王球;;大规模模块与内容融合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王明璨;;时态论面临的语义解读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徐英瑾;;如何让电脑真正懂汉语?——一种以许慎的“六书”理论为母型的汉语处理模型[J];逻辑学研究;2012年02期
6 吴亚欣;;言语误解的潜在性: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英瑾;;如何让电脑真正懂汉语?——一种以许慎的“六书”理论为母型的汉语处理模型[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樊岳红;后期维特根斯坦语境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黄侃;认知边界的哲学问题[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晓霞;英语同词反义词理解的优选关联阐释[D];西南大学;2011年
2 罗欢;汉语书面语篇中指示词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杨怏;英语中名词性间接回指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武庆荣;索引词研究述评[D];西南大学;2009年
5 万健;《江泽民文选》中的指示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75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87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