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范畴代现与实显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19 19:23

  本文关键词:范畴代现与实显性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范畴代现 实显性


【摘要】:作为现象学认识论启蒙之关键的范畴代现中存在着两个裂隙:在内感知中,感性内容不能被范畴化;在范畴代现内部,两种代现的代现方式以及相即性也各不相适。这两个裂隙实际上源于范畴代现的两个预设:将认识预设为代现关系;将实项内容以及立义行为预设为一种在内感知中被揭示的实显性存在。为了克服描述心理学的这两个缺陷,现象学必须完成向先验现象学的突破。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范畴代现 实显性
【基金】:2011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对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的现象学反思”(项目编号11YJC72003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1
【正文快照】: 范畴“直观”是《逻辑研究》的理论顶点,也是描述心理学合法性的最终依据。但正是在范畴的直观代现问题上,现象学表现出了明显的复杂性:一方面,它被胡塞尔视为现象学认识论启蒙的决定性环节(1901年):范畴的客观形式唯有通过“客体化行为领域中的‘综合’功能”才能成为“‘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晓;;走出困境:法律论证的认识论再思考[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2 雷德鹏;;从抽象到本质直观——论胡塞尔对传统抽象论的批判及其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欧东明;意向性关联结构在胡塞尔和早年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陈治国;论胡塞尔现象学明见性概念的问题情境及其基本特征[J];文史哲;2004年01期

5 孙周兴;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研究[J];现代哲学;2002年04期

6 孙和平,盛晓明;论胡塞尔自然科学基础思想中的先验逻辑结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元;加缪新人本主义哲学探要[D];复旦大学;2005年

2 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张生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6 徐晟;现象的被给予性与主体的转化[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菁;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种尝试比较[D];浙江大学;2008年

8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高宏;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学及其对海德格尔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2 周佳;本体论的现代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昊宁;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吉林大学;2005年

4 侯江陵;胡塞尔先验意识理论下的主体间性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郑海玲;约翰·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意向性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腊永红;庄子的相对主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立杰;现象学直观及其对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启示与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8 匡宇;世界之为世界:早期海德格尔的世界现象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玉梅;现象学的自身觉察理论述评[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海燕;论苏格拉底的辩证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3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883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