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及其相互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21 08:49

  本文关键词: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及其相互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因明 形式逻辑 概念 关系


【摘要】:随着世界科学化与理论化的这个时代, 国家与国家间的文化理论中存真去劣的研究者和知识分子日益增多。由于各名族文化的特殊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文化交流的频繁使他们用智慧来汲取其它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来完善和发展自己文化。同时,外来学者也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藏传因明学与佛教文化,因为藏传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追求高尚精神的人生哲学非暴力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对西方文化很有借鉴作用。由此,本人也跟随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对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及其相互比较进行阐述。藏传因明学和西方形式逻辑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及其相互比较,其内容分三章论述,第一章:藏传因明中的概念的定义和分类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等四个方面。概念是人类文化理论的形成和提高思想的重要构成,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唯一工具。概念按照自己所要论述的事物本质和结构有密切联系,所以概念的分类也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等五类。第二章:总体分三大内容。1阐述了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其表现形式就是语言中的词或词组。按照概念外延类的分子数量不同而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真概念和负概念。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3形式逻辑是从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有六种; (1全同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3真包含关系。4交叉关系。5矛盾关系。6反对关系。)第三章:两个学术概念间的异同和相同从四个方面来阐述。1两个学术概念属性的无区别之说。二者使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表现形式就是语言中的词或词组。2两个学术中的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之间的区别。3论述两个学术中的正概念和负概念。4论述两个学术中的实概念和虚概念。本文依据经典著作精神,举论引证、由本人撰写,重点阐述自己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因明 形式逻辑 概念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1-0
【目录】:
  • 摘要3-6
  • 中文摘要6-7
  • 目录7-9
  • 正文9-75
  • 参考文献75-78
  • 附件78-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俄罗斯语言学概念理论的研究对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程则凡;蒋以璞;;关于“虚假概念”的问题[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3 牛曼卿;概念是事物的“……”的反映?[J];九江师专学报;1988年03期

4 叶国;虚概念初探[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5 周建设;论形式逻辑概念理论的局限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吴新忠;评托姆的概念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牛曼卿;;概念是事物的……的反映[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8 郑中鼎;;“虚概念”的悲剧与概念“态”的建立[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06期

9 吴新忠;评马里奥·本格的概念理论[J];武钢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0 莫尔高;;虚概念与模糊思维的互补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于川;;对现行传统逻辑读本概念理论的再商榷[A];2013年“获取新知”专题研讨会——弘扬获取新知的思想 开发振兴贵州的智慧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文娟;概念的逻辑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普华杰;藏传因明与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及其相互比较[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3 丁雪;弗雷格概念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孔薇;从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到辩证逻辑的概念理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893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893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