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理性观——一个批判理性主义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当代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理性观——一个批判理性主义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批判理性主义 理性观 辩护主义 波普尔 恩尼斯 思维理论 思维教育 证伪主义 合理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
【摘要】:正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教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其价值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不过,它自身又存在着多流派、多层次、多领域和多方向的复杂、松散的现象,对理解和把握它的本质和发展构成了困难,也影响了人们的研究和教学的开展。所以,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共同根本原则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理解批判性思维中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批判理性主义;理性观;辩护主义;波普尔;恩尼斯;思维理论;思维教育;证伪主义;合理性原则;创造性思维;
【基金】:华中科技大学文科专项任务项目(2013WZ036)
【分类号】:B811.2
【正文快照】: 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教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其价值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不过,它自身又存在着多流派、多层次、多领域和多方向的复杂、松散的现象,对理解和把握它的本质和发展构成了困难,也影响了人们的研究和教学的开展。所以,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共同根本原则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松林;王静;;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视域中的学术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2 周礼文,阳建国;社会正义何以可能——波普尔社会正义观述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刘希良;;析证伪主义认识前提中的不可知论色彩[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毛献峰;;近代科学哲学家们眼中的“休谟问题”——简评近代科学哲学中三大研究趋向对“休谟问题”的理解[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5 罗克汀;批判理性主义运动与哲学基本问题——兼论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其来龙去脉[J];哲学研究;1982年12期
6 吴炜;论波普对科学理性的挽救[J];大自然探索;1999年04期
7 刘建平;;质疑 批判 消解——“休谟问题”的波普尔方案及哲学反思[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焦会丽;;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四大学派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郑杭生;;从批判理性主义到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J];教学与研究;1985年03期
10 陈昌曙;论经验[J];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恩久;;作为西德心理学方法论的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纪树立;;英伦访耆学:李约瑟和波普尔[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3 任春艳;;试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崔永杰;;波普尔的“培根问题”及其解决[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方松华;;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内涵与人文底蕴[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瑞娜;;当代反实在论的语言转向[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闫顺利;;转型中的价值冲突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宗元;心灵的理由[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丁东红;追问“什么是科学”[N];学习时报;2004年
3 阎勇;百年波普尔:无尽的探索[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唐 文;以法律思维应对疑难案件的裁判说理[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唐宏峰;阐释与梳理现代西方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唐宏峰;现代西方美学研究的新收获[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殷登祥;科技哲学的STS新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段伟文;科技哲学30年[N];光明日报;2008年
9 南京政治学院马哲教研室 许恒兵;否认历史规律后果严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柳萍;多元主义与自由:伯林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闻凤兰;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欧阳建平;波普尔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波;批判理性历史哲学的批判[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袁孟琪;批判理性主义视角上的历史观之批判[D];湘潭大学;2011年
3 储智勇;批判理性的意义及其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高玉;对传统科学哲学的后现代批判[D];贵州大学;2006年
5 岳谦;可证实性的颠覆[D];兰州大学;2007年
6 孙雅杰;通往本真之路:《在路上》的反文化元素[D];厦门大学;2008年
7 周世厚;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康;拉瑞·劳丹的科学真理观[D];河南大学;2007年
9 裴志刚;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吴迪;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5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89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