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事物的指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0:12
本文关键词:虚构事物的指称研究
【摘要】:指称问题是逻辑学、哲学和语言学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语言哲学对话语意义研究的深入,对虚构名称的语义分析以及非存在物的指称问题已经成为语言哲学中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虚构名称的语义学研究在哲学本体论、语言哲学和语用学领域都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历史上围绕虚构名称的指称与涵义而产生的本体论纷争持续至今,并将继续持续下去,但在语言学领域,对虚构名称的语义学研究定义了虚构名称的指称和涵义,解释了虚构话语何以有意义这一难题,引导着虚构名称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从传统指称理论到历史因果指称理论,指称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语义分析到语用分析的过程。在传统指称理论和历史因果指称理论中,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困难,但是,每一种新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前面一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两种指称理论不是相互排斥的,两种理论的有机结合是解决虚构事物指称问题的正确方向。 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束语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四章,具体分工如下: 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重点难点、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介绍非存在问题的哲学源起及发展。 第二章:分析非存在问题在当代分析哲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结合罗素、奎因、克里普克等语言学家对虚构事物的指称理论对虚构事物的指称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章:我们对虚构事物的指称和内涵的理解与分析。 结束语:全面概况论文研究的成果和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指称 内涵 虚构 专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12
【目录】:
- 摘要4-8
- 绪论8-10
- 第一章 “非存在”问题的源起10-13
- 1.1 巴门尼德哲学中的“非存在”问题10-11
- 1.2 柏拉图哲学中的“非存在”问题11
- 1.3 金山悖论中的“非存在”问题11-13
- 第二章 虚构在当代分析哲学研究中的价值13-18
- 2.1 对虚构的哲学本体论定义推动了哲学本体论研究13-14
- 2.2 对虚构的认识论价值探讨动摇了传统哲学理论14
- 2.3 对虚构的语言分析引领了语言哲学最新发展14-15
- 2.4 对虚构的逻辑分析影响了“存在”一词的逻辑定位15-18
- 第三章 分析哲学对虚构事物指称的理解18-28
- 3.1 传统指称理论对虚构事物指称的理解18-22
- 3.1.1 罗素的观点18-21
- 3.1.1.1 虚构事物与非存在18-19
- 3.1.1.2 摹状词理论19-21
- 3.1.2 奎因的观点21-22
- 3.2 历史因果指称理论对虚构事物的理解22-26
- 3.2.1 历史因果指称理论的哲学基础:可能世界22-23
- 3.2.2 专名和摹状词的划分标准:本质主义23-24
- 3.2.3 历史因果指称理论:历史因果链条24-26
- 3.3 两种指称理论存在的问题26-28
- 第四章 本文对虚构事物的指称和内涵的理解与分析28-39
- 4.1 虚构专名的指称和内涵28-35
- 4.1.1 虚构专名的指称29-32
- 4.1.2 虚构专名的内涵32-35
- 4.2 虚构通名的指称和内涵35-39
- 结束语39-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青;;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探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高云球;;试论语言本体论的哲学基础[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3 葛欢欢;;论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指称理论[J];理论界;2008年04期
4 段秀芳;闫坤如;;奎因本体论思想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徐敏;;虚构、指称与非存在——为真难题及其解决方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6 江怡;;当代语言哲学研究:从语形到语义再到语用[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7 蒉益民;空名问题的几种解答[J];世界哲学;2005年06期
8 江怡;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的指称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李国山;意义是实体吗——奎因的意义理论探析[J];哲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徐世甫;虚拟世界的本体论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琼;虚构的语言哲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0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99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