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
本文关键词: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
【摘要】:现代逻辑创始人弗雷格认为专名与谓词分属不同的层次,具有很大差别;罗素、奎因等人认为专名是缩略的或人造的谓词,二者具有某种间接联系;伯奇认为专名本身就是谓词,二者具有直接联系。现代逻辑的产生使得专名的逻辑地位凸显,但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对专名的处理越来越形式化,离人们的直觉也越来越远。其实,专名就是专名,谓词就是谓词,专名用个体常元来表示,谓词用谓词符号来表示,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将专名转化为谓词或与谓词相等同的观点忽略了二者的区别,而且也违背了人们的直觉。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专名 谓词 个体常元 摹状词 直觉
【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专名,从自然语言语法角度来看,它既可以做主词,也可以做谓词的一部分。比如“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与“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这两句话中的“亚里士多德”分别作为主词和谓词的一部分。但是从逻辑角度来看,关于专名在形式语义理论中的逻辑地位问题,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菲菲;语言学视野中的分析论与存在论[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2 马春雨;“体验哲学”对西方传统语言学的挑战[J];外语学刊;2004年03期
3 倪蓉;;同一性替换规则在内涵语境中失效的诠释[J];外语学刊;2007年04期
4 范为;;罗素摹状语理论分析[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5 张焱;谬误是什么——从传统逻辑到非形式逻辑[J];前沿;2005年03期
6 唐少杰;;说“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龙小平,杨包妹;专名的涵义和指称:历史、现状与反思[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胡素梅;;从罗素的“三大难题”到摹状词理论[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刘涛,朱颖;论“以事实为根据”——兼谈证据客观性和证明标准[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1期
10 应奇;本体论的相对性与优先性——从奎因到斯特劳森[J];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习胜;;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先生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杜建国;;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到语境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张立娜;;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2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黄嘉;天疆迷航[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程宇驰;黑格尔自由观[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姣;从指称角度回应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惠;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振鲁;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伟;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吴齐兴;西方谬误研究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南京大学;2011年
6 何永全;蒙古象棋对阵中的逻辑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梅杰吉;哲学是反对语言诱惑理智的一场战斗[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敏涛;《正理经》论辩学说的内在特征[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俊峰;新论题学法学方法及其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秋生;从判断返归前判断[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燕;专名问题及指称问题——浅析罗素对弗雷格之批判[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吕进;;认识的同一性与指称问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蒉益民;空名问题的几种解答[J];世界哲学;2005年06期
4 王东浩;张学立;;专名有无内涵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张维真;;蒯因论摹状词[J];思维与智慧;1989年04期
6 余军成;;指示词理论述评[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龙小平;;基于先验前提的后验必然命题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吕进;逻辑与哲学的典范——摹状词理论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朱建平;;简论摹状词[J];思维与智慧;1987年05期
10 胡泽洪;关于专名的涵义与指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张燕京;;论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黄志强;杨建梓;;归纳逻辑中的谓词表达式[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图云;刘新友;;模糊基数量词初论[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5 熊立文;;芬兰学派的归纳理论[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6 骆风和;;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是否是偷换了概念[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7 张义生;;判断预设的三值处理[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王路;;弗雷格论概念和对象[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9 吴炳荣;;熵与概率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10 张志勇;;从当代计算机的发展看什么是逻辑[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亦骅;辩者之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2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3 照日格图;直觉与创造[D];吉林大学;2009年
4 荣立武;内涵逻辑的哲学基础[D];中山大学;2006年
5 郭建萍;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刘奋荣;非单调推理的逻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楚芬;试析塞尔的言语行为与指称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佳一;名称描述理论和历史因果理论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刘东;从“信念之谜”看专名意义之辩[D];燕山大学;2010年
5 徐晔,
本文编号:991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99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