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问题研究
【摘要】: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地位。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但是由于封建主义的固步自封,近代中国遭遇了前无仅有的浩劫,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启迪下,毛泽东带领着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先进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教训,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探索中国未来的方向,并分析了各阶层中国人民的特点,得出了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理论。毛泽东带领广大知识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普及新文化,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走向大众。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是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进行的追求解放的革命实践活动,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激发了爱国志士的反抗精神,使先进的文化得以在工农兵和劳苦大众中得到普及,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精神支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文稿、著作和毛泽东的各类讲话等原始材料,通过比较全面的研究,详细的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相关内容。同时借鉴当代学者研究毛泽东及其文化思想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把科学的理论与革命的实际联系起来,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践路径和最终成效等进行探讨,结合当代国情,挖掘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意义和探求文化大众化路径给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启示。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侧重于阐述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以及其大众化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其内容、特点等等,概括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和它的历史必要性,为探讨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各种途径做铺垫。第二部分依据丰富的相关材料,从历史角度出发,客观的分析、提炼和总结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实践措施。第三部分通过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实践途径的总结,挖掘其革命功利性、科学实践性、兼容并包的开放性等主要特点。第四部分力求比较全面客观地阐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实践成效,尤其是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总结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成就,阐述它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殊新时期,追溯它的根源,便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毛泽东对文化的重视和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提出的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等等,都得到了党的历届领导人的继承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先进,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其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考察和研究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问题及其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我国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处于“教科书”的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现阶段我国学习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过程中的方法措施,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原则,科学对待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对于推进文化的大发展、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思想 新民主主义文化 文化大众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12
- (四) 研究方法和思路12-14
- 一、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及其大众化的相关界定14-22
- (一)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相关界定14-19
-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含义14-15
- 2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产生条件15-18
-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18-19
- (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相关界定19-21
-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基本含义19
- 2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指导思想19-20
-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根本原则20
- 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主要任务20-21
- (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重要性21-22
- 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实践途径22-30
- (一) 大革命时期:提倡平民教育,促进民众觉醒22-23
- (二) 土地革命时期:开展文化教育,,促进文化的普及23-25
- (三) 抗日战争时期:明确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促进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相结合25-28
- 1 .发动知识分子,扩大文化大众化的主体范围25-26
- 2 .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阐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26-27
- 3 .明确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促使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7-28
- 4 .创办文艺期刊,促使文艺作品面向大众28
- (四) 解放战争时期:搞好文化宣传,推动革命胜利28-30
- 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主要特点30-34
- (一) 反帝反封的革命性30
- (二) 普及文化的有效性30-31
- (三) 干群结合的实践性31-32
- (四) 兼容并包的开放性32-34
- 四、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实践成效34-36
- (一) 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34-35
- (二)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进35-36
- 五、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当代价值36-43
- (一)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36-37
- (二) 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37-38
- (三) 为当代文化大众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38-43
-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38
- 2 .树立批判吸收合理借鉴的正确文化态度38-40
- 3 .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和为人民服务相统一40-42
- 4 .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和谐发展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5
- 附录45-48
- 后记48-49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瑞丹;;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文化大众性”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张志永;吴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战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翟爱玲;;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形成发展的特殊性及其社会作用——兼论当代大众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黄向阳;;毛泽东早年对文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李海新;抗日战争时期党处理与根据地各社会阶层关系述略[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新文化运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7 雍涛;;《新民主主义论》与毛泽东的文化哲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9期
8 疏仁华;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当代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3期
9 范湘涛;范贤超;;论毛泽东的文化哲学及其当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04期
10 郭建宁;;毛泽东文化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J];毛泽东研究;2009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姜洁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赵志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陈龙;毛泽东实践智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1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2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