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本文关键词: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摘要】: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主要有三个构成部分,即前提性构成、基础性构成和上层性构成,是物质基础、决定力量、有序保障和智力支持的统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内蕴含丰富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指明了一条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即坚持科学发展,诉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公民社会,致力人与社会的和谐;重建精神世界,实现自我身心和谐。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和谐社会 构建路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性特质研究”(13JDSZK0027)
【分类号】:A81;C912
【正文快照】: 马克思批判继承以往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合理成分,克服其内在缺陷,提出了基于实践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强调,社会“不是由单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1],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交互作用”即实践,这就说明肯定了实践的作用,说明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琼,贺祥林;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及其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2 高天琼;;关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构成内容的文本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魏伟;;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4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5 魏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讨[J];求实;2007年05期
6 金晓燕;王昌明;;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透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周建超;;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述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11期
9 侯彦峰;崔剑;;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06期
10 段秀芳;;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探求;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坚;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N];学习时报;2007年
2 高天琼 贺祥林;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6年
3 北京大学教授 王东;关于科学发展观之哲学基础的几点理解[N];北京日报;2007年
4 王巍;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N];学习时报;2014年
5 杨巧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雷;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先兵;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新探[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8年
3 张文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远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净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6 田菲菲;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7 李晓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洪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秦香;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马全占;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透视中国和谐社会之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8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5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