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9:25
本文关键词: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以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无产阶级政党都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摆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从而也保证了其他工作的圆满完成。这一点在国际共运以及中国的历史中一次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诸多困难的工作等待着党去完成,让广大民众认识马克思主义,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社会转型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为顺利完成各项社会任务,实现过渡和为未来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就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旨在让党内队伍领悟其中的真谛,学会运用它去解决问题;二是新中国国家制度的教育,开展执政党性质和宗旨、新中国国体和政体、人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三是社会主要矛盾和形势任务教育,在特定的社会局势下分析矛盾的类别,梳理出党工作努力的方向;四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分析了两个阶段之间的异同点及在过渡时所做的思想工作;五是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为内容的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为了加强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采取了多种途径。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社会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了新生政权,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了经济发展,使人民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并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统一了广大群众的思想与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前进,对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能够为现阶段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据当今时代条件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方法;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关键词】:建国初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 中国共产党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一、选题意义11-12
- (一)理论意义11-12
- (二)现实意义12
- 二、研究现状评析12-19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渊源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研究12-14
-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14-18
- (三)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18-19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创新点19-22
- (一)研究方法19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19-20
- (三)创新点20-22
- 第二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22-33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理论教育22-24
-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4-27
- 三、建国初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27-33
- (一)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需要27-29
- (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固本强基和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29-30
- (三)推进社会转型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30-33
- 第三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33-58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33-48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33-35
- (二)新中国国家制度的教育35-37
- (三)社会主要矛盾和形势任务教育37-38
- (四)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38-41
- (五)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41-48
-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48-58
- (一)通过整风整党加强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48-51
- (二)通过思想改造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51-55
-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55-56
- (四)创办各类党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56-58
- 第四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特点及局限性58-66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58-60
- (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58
- (二)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58-59
- (三)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59-60
- (四)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60
-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特点60-62
- (一)教育对象范围广泛、教育内容重点突出60-61
- (二)注重与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61
- (三)执政党依靠政权强力推进61-62
- (四)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推进62
- 三、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局限性62-66
- (一)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上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63
- (二)在对错误思潮批判时有混淆敌我的现象63-64
- (三)在以苏为师的时代背景下理论认识上的教条主义64-66
- 第五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和启示66-74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66-70
- (一)必须加强执政党理论建设66-67
- (二)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67-68
- (三)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68
- (四)必须坚持群众路线68-70
-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当代启示70-74
- (一)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70-71
- (二)必须与时俱进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的创新71-72
- (三)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72-74
- 第六章 结论74-75
- 参考文献75-78
- 后记78-7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洪图;;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与教育[J];华章;2013年33期
2 李平贵;;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周兵;;社会实践与知识分子教育和改造——以建国初期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为例[J];现代哲学;2012年03期
4 黎见春;;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J];理论月刊;2011年12期
5 李富江;李超;类平;;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经验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6 李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探索历程和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1期
7 林伟京;;试析抗美援朝战争中政治动员的内容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汤胜利;毛泽东:艰苦奋斗的楷模[J];党史纵览;2003年09期
9 纪小平;;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周恩来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生活故事[J];吉林人大;2003年06期
10 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J];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1132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3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