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张力——马克思“自我”观初探
本文关键词:自我的张力——马克思“自我”观初探
【摘要】:19世纪30、40年代德国学界关于"自我"的讨论对马克思带来了巨大影响,构成了马克思"自我"观的学术场域。马克思对"自我"的论述采取三重形式:"自我"对每一个真实个人来说所应具有的普遍性质;这些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被发展和实现的情况;判定这种情况的现实基础和历史阶段、辩证超越这种限制,实现每一个"自我"所应具有普遍性质的具体路径和现实方法。这三重形式构成了马克思"自我"观的张力结构,它们使马克思对"自我"的思考始终呈现两个相互构成的方面。马克斯的"自我"观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人自身实现思想研究(项目编号L14CZX012) 2015辽宁大学亚洲问题研究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雷锋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01508)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10.13553/j.cnki.llygg.2016.05.010“自我”(Self)是现代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自尼采颠覆了阐释“自我”的超验路径以来,近半个世纪里哲学家们从多重交织角度(主体际性、文化、心理构成、自然属性等)围绕着“自我”的意识、思维、信念、情绪、意向、行动等方面,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玉兰;张辉;;论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J];湖湘论坛;2010年02期
2 王文兵;;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张力结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尧治;董石麟;;索杆张力结构及其体系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2 邓华;姜群峰;;一种索杆张力结构的施工成型分析方法[A];第十一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爱林;胡洋;;索杆张力结构找力分析新方法——整体顶升法[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尧治;程华强;;张力结构主动控制系统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钱若军;杨联萍;夏绍华;;张力结构的预应力分析[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远方;杨安;;一种类张拉整体穹顶结构的内力及施工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俞福利;刘中华;俞奇效;陈杰;;基于ANSYS确定索杆张力结构自平衡预应力的方法[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蔺军;大跨度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莎;自适应索杆张力结构的理论研究与试验[D];浙江大学;2014年
3 徐旭东;张力节点的承载力和疲劳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云;基于共旋坐标法索杆张力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2 赵鑫;索杆张力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3 肖新;张力结构形状调整优化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4 黄玉香;位移限制下杆长变化张力结构性能优化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彭林;基于共轭梯度法的张力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高冀峰;基于能量优化的张力结构几何非线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时春波;一种新型索杆张力结构的理论研究与模型实验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8 伍晓顺;索杆张力结构的施工成型和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形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宋荣敏;索杆张力结构的几何误差效应分析和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杜贵首;索杆张力结构的柔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2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4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