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7-11-24 12:21

  本文关键词:晚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民族化


【摘要】:晚年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无疑存在一些偏差,也犯了一些错误,但也做出了许多贡献。作为一个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晚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贡献就是其中之一。 晚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新认识、新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出新见解并创造新的哲学命题两个方面。就晚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见解而言,主要表现在通过揭示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本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精通理论与实际运用、权威理论与个性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辨析。在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方面,毛泽东主张在遵守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践对个别具体结论进行创新和发展;在精通理论与实际运用方面,,毛泽东主张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运用的前提,运用理论则是精通理论的目的;在权威理论与个性理论方面,毛泽东主张在坚持权威理论的引领作用的同时又要根据现实条件的转换创新理论。就晚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出新见解并创造新的哲学命题来说,毛泽东主张自觉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的现实的再次结合以创新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强调民族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性,并对其作出了哲学阐述;对中国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作了辨析,从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见解,晚年毛泽东开拓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哲学命题如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真理发展规律论、哲学创新论以及哲学解放论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晚年毛泽东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同时,对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对于传统文化,毛泽东主张进行科学化改造,使之实现由抽象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对于外域文化,毛泽东主张进行民族化改造,使之实现由外域向本土的转化。通过对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溶汇,毛泽东对人类文化提出了新的观点,强调人类文化的本性在于人民性。只有面向大众,服务于人民,才是人类文化的最终归宿。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安国;;两个高峰: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丰碑[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其胜;;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牛田盛;;三次转变:毛泽东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路考察[J];南都学坛;2010年02期

5 宋业春;;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独特贡献[J];理论导刊;2010年02期

6 徐秀春;;1956—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J];理论学刊;2009年10期

7 杨成敏;毛泽东文化创新思想简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03期

8 马积华;毛泽东晚年哲学和社会主义观的两种思路[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年01期

9 吴延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举——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丁春荣;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民族性[J];思茅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1222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22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0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