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审视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11-25 11:3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审视及其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社会治理


【摘要】:市民社会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具有多重涵义。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等维度审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学说,可以得出市民社会是国家存在的基础、人们特定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以及人类历史的起源地和发展的舞台。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尤其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应当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平、依法推进社会自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0BSH004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开展国家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畴,其核心指向是为了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法哲学观,从根本上厘清政治国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对市民社会形态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市民社会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即以市民社会独立于自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立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求实;2006年07期

2 王代月;;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7年09期

3 王陶;;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及对唯物史观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蔡其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脉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5 易承志;;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回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黄伟力;查芳灵;;试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学术论坛;2009年08期

7 于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法治意蕴[J];理论月刊;2010年03期

8 贾义文;;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陈新亮;赵巍;魏剑冰;;浅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06期

10 丁利萍;;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探微[J];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王聪;;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理论的法哲学启示[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3 汪宁;项丽敏;;构建公民社会——俄罗斯的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志海;市民社会理论与晚清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大学教师 周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是亟待弘扬的传统[N];东莞日报;2010年

3 刘雪松;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4 记者 塔娜;北方社科院青年学者哲学论坛在哈尔滨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予姝;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穆方平;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中国化阐释[D];复旦大学;2011年

3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4 洪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项松林;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D];中南大学;2008年

2 董雷;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0年

3 穆松翠;市民社会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宿亮;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富鑫;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市场经济价值[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7 常媛;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邓玉生;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建构[D];黑龙江科技学院;2011年

9 李文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孙淑;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25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25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