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统主客二分——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一种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06 03:21

  本文关键词:超越传统主客二分——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一种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实践 主客二分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在实践中生成而非先验既定的,于是建立在预设的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异化逻辑就被釜底抽薪。马克思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路线,其眼中的"社会存在"是现实的人的生活本身。从动态的实践到静态的实践,再到动态的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马克思真正进入唯物史观视域的关键一步,是在纷繁的历史现象中抓住了动态实践这一环节。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蕴涵着对西方自巴门尼德以来的本体论及其理性主义传统的内在颠覆。我们从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内在理路中,解读出作为其思想背景的对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超越。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NECT-11-00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基于MEGA2的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项目号2012WZD07)的资助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自1888年恩格斯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公开发表后,特别是经过卢卡奇、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大力渲染,马克思1845年春夏之交写在《1844—1847年记事本》上、原题名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鲁克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历史目的论[J];河北学刊;2009年06期

2 邓晓芒;;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关于智性直观(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南n\;;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下)——一个基于行动者与旁观者双重视角的构想[J];学术月刊;2012年02期

4 鲁克俭;;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聂敏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功能主义和自然目的论[J];世界哲学;2011年02期

6 鲁克俭;;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创造性转化——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J];哲学动态;2013年06期

7 陈刚;;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唯名论者吗?[J];哲学动态;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毕金平;;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骆静;;马克思的人之主体性教育观[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汪士;王晓玲;;美学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朱_g;;对近年来农村教育的理性审视与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7 王平;;协商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合法性的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形成及其科学内涵[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徐礼佳;傅宗洪;;从《寒夜》和《花凋》的比较谈当代情境下对现代小说的接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10 唐圣;;智的直觉与实践-修证美学——依牟宗三智的直觉理论而来的美学形态[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与现阶段我国公平分配问题初探[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及其历史命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3 卢立峰;李兆友;;论科技创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孙波;;自然辩证法的黑格尔哲学渊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张巍;;大学生责任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6 周建超;;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马东平;;八坊民俗文化中商业文化特征及其建构[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董学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杜承武;;鸦片战争与白银外流——从道光前五十两元宝罕见谈起[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10 张玉琛;李建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例[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6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玮;1860-1917年的俄国金融业与国家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于俊杰;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整体辩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傅艳蕾;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金娇杨;抗日战争前期苏联对华军事援助(1937-1941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艳;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东;;马克思是辩证唯物主义奠基人——写出《辩证法》是马克思毕生哲学创新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2 鲁克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原因及其再评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5期

3 鲁克俭;;马克思思想的德国古典哲学来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4期

4 王南n\;;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5 王南n\;辩证法与实践智慧[J];哲学动态;2005年04期

6 鲁克俭;;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排序问题[J];哲学动态;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兴;恩格斯与《费尔巴哈论》[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舒永生;;从类到社会——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郭艳君;;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继承与超越[J];学术交流;2006年07期

4 朱虹;吴楠;;《费尔巴哈》中人与社会的关系[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李玲;;从直观到实践: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的超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赵艳君;潘思柳;;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彻底超越[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6期

7 安启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梅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继承与创新[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武威利;冷琳琳;;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左海姣;;《费尔巴哈论》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涂途;;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费尔巴哈影响[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田改伟;;第十讲 《费尔巴哈论》: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3 衡彩霞;;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别梯·H.费尔发克斯,86岁 使年轻人有所差别[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邦凡;;核心语词分析法与哲学研究选题——以“费尔巴哈”为例[A];2007年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天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依据[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杰;塔费尔重拳惊世界[N];中国体育报;2004年

2 熊昌义;从神学院走出的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N];中国国防报;2004年

3 孔迪/编译;保罗·费尔曼 不肯分权的锐步灵魂[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娜;诺奖得主中国履新 费尔普斯组建中国民间智库[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娜;费尔普斯的后诺奖时代[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陈经男;圣费尔明节的狂欢204小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杜文杰;讨还名誉[N];中国体育报;2004年

8 淑云;“埃及艳后”雕像藏有第二张脸?[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徐勇;能用MP3听音乐,得感谢他的研究[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袁原;阿根廷第一夫人竞选总统,胜算很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D];苏州大学;2004年

2 张云阁;实践观点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长虹;从理性批判到实践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4 侯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思想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0年

5 陈曙光;以人为本“元”论[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金萍;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D];吉林大学;2008年

7 潘惠香;马克思的《提纲》在理解中的命运[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杨悦;回归经济的本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9 陈枢卉;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杰;论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及马克思对它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刘翠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雷勇;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及马克思对它的超越[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金齐;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实质[D];苏州大学;2002年

5 周虾娇;费尔巴哈宗教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茜;20世纪费尔岛针织的研究与设计创新[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7 王振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人学的批判与超越[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伟林;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梁晨;试析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实质及其教训[D];辽宁大学;2014年

10 谷艳;“三个费尔巴哈”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7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57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