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 毛泽东 个性解放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出处:《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的发展观,认为:没有几万万中国人民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在中国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完全的空想;个性与党性是对立统一的;要区分创造性的个性和破坏性的个性;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个性与党性的统一。我们党在践行毛泽东人的发展观方面成就不容否定,教训也十分深刻。新中国的建立为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基础;文化教育的普及发展,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在此基础上劳动时间的缩短,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根本条件,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不具备。新中国成立后受阶级斗争扩大化影响,我们在党性与个性关系的认识上发生了偏移;教育的失误,混淆了人的发展上一些基本的理论是非,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今天要理直气壮地为个性正名,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落实好财产的个人所有权,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下大力气破除官贵民贱的体制机制弊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全民教育中彻底批判腐朽落后的官本位意识,为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良好制度和舆论环境。
[Abstract]:Mao Zedong, in the report of the Sev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his view of human development, holding that: there are not ten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people's personality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is only a complete utopia; Personality and party spirit are unity of opposite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creative personality and destructive personality; I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personality and party spirit. Our par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o Zedong'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an not be denied.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provided political guarantee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the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personality.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have opened up a broad prospect for the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but the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shortening of working hours on this basis are the realistic basis and funda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is is not yet available in the socialist socie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t was affected by the expansion of class struggle,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spirit and personality has shifted. The mistakes of education have confused some basic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which hav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individual ownership of property well, 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eliminate the malpractice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wealth and inferiority in pushing forward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r all, the official standard consciousness of decadence and backwardness is criticized thoroughly, so as to create a good system and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for the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everyon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收入分配机制研究”(12YJA710061) 江苏省教育厅重大课题“民享型收入分配机制研究”(2013zdaxm003)的中间成果
【分类号】:A841
【正文快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回顾和发掘毛泽东关于人的个性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深邃思想,科学总结我党践行人的发展观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与社会价值观的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白立娟;;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发展的当代阐释[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4期
3 李旭华;;量化目标的缺失:当前我国人的发展面临的困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4 马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J];才智;2013年21期
5 李本松;;马克思“三形态说”中看待人的发展的方法论[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张建伟;王为;;浅析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刘继荣;王彩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发展[J];传承;2010年33期
8 肖潇;;马克思视阈中人的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9 石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之地位与作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李化男;;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J];现代交际;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孙成竹;;人的发展的现象学阐释——马克思发展观的再思考[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寿思华;马晓珍;;发现和谐——兼论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海涛;;从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看和谐社会的构建[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向征;;发展价值的整合——浅析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生成与指向[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汪信砚;;论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概念[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晓红;;论马克思的异化观与人的全面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盛懿;;以发展生产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研究[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9 张天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旋律[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笃远;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2 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邓小平对人的发展理论的新发展[N];河北日报;2004年
3 谢均球;“三个代表”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解放军报;2002年
4 邓守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N];太原日报;2006年
5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人 闫志民;保持先进性与坚持科学发展观[N];经济日报;2005年
6 葛洪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黄宏;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与创新[N];学习时报;2003年
8 韦定广;为什么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N];文汇报;2001年
9 邱勇(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陈新夏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以人的发展引领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爽;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郑正真;资本批判与人的发展—马克思资本哲学的主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芳琳;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人的发展理论[D];河南大学;2009年
4 赵江丽;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蔡青竹;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中国化[D];江南大学;2012年
6 刘桂香;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双重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3年
7 张嘉;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静;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民生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钱伟;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褚慧;科学发展观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的理论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45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4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