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28 09:29

  本文关键词: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唯物史观 出处:《长安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市民社会,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二十世纪末传入中国后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研究,尤其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来源于对其之前理论家思想的继承与批判,因此,需先了解马克思之前市民社会的发展。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市民社会指的是城邦国家,而城邦是由一群追求善业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社会团体中市民身份的确定是以政治权利来衡量的,所以这一时期市民社会就是政治国家;中世纪的市民社会是被教权理论家和王权理论家所利用,来为教权至上和王权至上辩护;17、18世纪的契约论思想家将市民社会作为与野蛮状态对立的文明社会来阐述的;黑格尔是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的第一人,,他赋予市民社会经济含义,并在分析伦理发展过程中提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研究的契机是他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需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在批判黑格尔国家观的基础上,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作出了正确的表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论犹太人问题》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提出:政治解放只是将市民社会成员从政治形式上解放出来,要获得人的全面解放就必须依靠一个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即无产阶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得出,市民社会矛盾的解决在于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科学的提出生产关系理论,完成了市民社会与生产关系的衔接,正式确立了唯物史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文化领域发展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日本学者望月清司认为市民社会贯穿历史的始终。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Abstract]:Civil society, as a categ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t caused extensive research by Chinese scholars after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In particular, Marx's civil society theory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Marx's civil society comes from the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of his previous theorists' thought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before Marx. The civil society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refers to the city-state, and the city-state is a social group composed of a group of people who pursue good deed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ivil status in the social group is measured by political rights. Therefore, the civil society in this period is a political state; The civil society in the Middle Ages was used by the theorists of religious right and Wang Quan to defend the supremacy of religious power and the supremacy of Wang Quan. The contract thinkers of the 18th century described the civil society as a civilized society opposed to the barbaric state. Hegel is the first person who separates the civil society from the political state. He gives the civil society economic meaning and puts forward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s: the state decides the civil society. Marx's opportunity to study civil society is his need to express opinions on material interests. In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Hegel's concept of state, he makes a correct 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civil society determines the state; "on the Jewish problem"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criticism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puts forward that political emancipation is just the emancipation of members of civil society from the political for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ll liberation of human beings, we must rely on a non-civil social class of civil society, namely the proletaria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in 1844,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olution to the contradiction of civil society lies in the subla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German ideology",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scientifically, comple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ivil society and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Western Marxists developed Marx's civil society theory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Japanese scholar Wang Yueqing thinks that civil society runs through history and Marx's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1;A8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佰武,唐思雨;市民社会理论对法律社会化过程的推动和矫正[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王代月;;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现——望月清司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4期

3 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年03期

4 马长山;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的重要基点[J];求是学刊;1999年01期

5 马长山;市民社会理论:法学现代化及法治研究的新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6 苗琰,高小清;对当代中国法治道路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7 刘振江;;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4期

8 贾凌昌;金慧芳;;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J];知识经济;2007年09期

9 韩克庆;;“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张伟;;市民社会是实现法治的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李廷松;;浅谈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卢迪;;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及对中国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4 陈学明;马拥军;;马克思主义的命运——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走近马克思的启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5 戴生岐;;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陕西省2010年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6 韩立新;;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生态学问题[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刘啸霆;;重读恩格斯——全球化背景下诠释和发展马克思理论的必然选择[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M.考林;黄陵渝;;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9 许斗斗;;论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性和过程性——兼与张奎良先生商榷[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世祯;;是批评还是赞扬?——评《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逻辑错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松;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2 陆遥译;当前危机导致马克思理论的回归[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花蕾 袁和静(书评人);马克思如何看待21世纪[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4 余亮;@马克思[N];东方早报;2011年

5 梁中堂;加强马克思遗著出版的几点建议[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舫;回归马克思的思想本真[N];人民日报;2011年

7 辽宁大学 宋伟;后现代主义并未超出马克思理论视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包心鉴;准确把握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N];人民日报;2007年

9 孙玮 张国良 吕新雨 陆晔;媒介:打开公共空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法]Jean-Claude Delaunay;国家在现代马克思理论中命运如何[N];社会科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维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现代性思想的内在关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江胜珍;论马克思的公平思想[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永红;马克思的休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芸;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对传播学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2年

7 韩泽栋;理解“晚年马克思”[D];河南大学;2011年

8 田志亮;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蔡翥;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刘真金;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郁郁;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长安大学;2012年

3 郭财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亚萍;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加强我国社会管理的启示[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杨雯;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7 邓玉生;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建构[D];黑龙江科技学院;2011年

8 宿亮;试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0年

9 周晓光;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陈雷;马克思语言观的当代阐释[D];广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0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70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