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创新

发布时间:2018-01-29 22:21

  本文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 执政话语 创新 出处:《学术探索》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梦的提出和阐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创新,这种话语的创新可以从话语叙述的内容、叙述的主体、叙述的对象、叙述的方式等几个方面深入探析,通过中国梦话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建设"话语的深入发展;推动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推动本土话语向国际话语融通等几个方面体现。
[Abstract]:Chinese Dream's proposal and exposition shows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ling discourse of the CPC, which can be deeply analyze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content of the discourse narration, the main body of the narration, the object of the narration, the way of the narration and so on. Through Chinese Dream's discourse to stimulate the people's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discourse of in-depth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discourse to modern discourse; Promote the local discourse to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fusion and other aspect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DJ005)
【分类号】:D25;D61
【正文快照】: 一、中国梦——中共执政新话语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首次亮出了他的执政新话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又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雪;李江源;;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权的提升[J];理论导报;2014年01期

2 杜刚;刘福州;;执政党视阈下的“中国梦”话语研究[J];理论月刊;2013年12期

3 周忠元;赵光怀;;“中国梦”的话语体系构建和全民传播——兼论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契合与背反[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5 金元浦;;中国梦的文化精神[J];求是;2013年14期

6 唐爱军;;意识形态分析框架下的中国梦[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7 石仲泉;;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凡;;论英国衰落之福利因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周春艳;;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之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单福东,余谦;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外贸政策的成因及其历史借鉴[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李平民;全球化与伊斯兰复兴运动[J];阿拉伯世界;2001年04期

5 赵继显;;国际权力基础与伊拉克战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6 吴锦;;语言禁忌的社会语言学阐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赵存生,宇文利;邓小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兼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王洁;;试论新词的可接受度[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9 王德中;列宁过渡时期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理论依据的再认识[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管延增;丁帅;;北京高校学生的招呼语使用情况再调查[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继红;;论现代词典的规范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李予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城市化发展与语言的变迁[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艳玲;;从“双和”视角透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长久;;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和启示[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存生;宇文利;;邓小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兼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4年

7 吴志成;;19世纪的欧洲治理体制:历史考察及其相关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8 张宇燕;高程;;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关于晚明中国何以“错过”经济起飞历史机遇的猜想[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9 刘涛雄;胡鞍钢;;外部掠夺下的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10 刘毓容;;预设与变异在文学作品中的实现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6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沈世s,

本文编号:1474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74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