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观的第二次飞跃——列宁主义思想制高点新探
本文关键词: 列宁晚年 社会主义观 第二次飞跃 理论创新 出处:《求索》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发展经历了二次飞跃:不仅在1917年十月革命实践中经历了第一次飞跃,而且在十月革命以后的七年实践探索中,特别是从1921年开创新经济政策道路,到1923年政治遗嘱、最后构想中,又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与理论创新。第二次飞跃的三个显著标志,对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发展道路、工作重心与社会主义实质的理解上,都实现了理论创新。这是列宁主义思想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理论创新上最重要的源头活水。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Lenin ' s socialist view has undergone a second leap : not only the first leap in the October Revolution of 1917 , but also in the seven - year practice exploration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 and the second leap and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the seven - year practical exploration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A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剑锋;我们应怎样继承列宁社会主义观的理论遗产[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源昌;关于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J];求实;1995年08期
3 严枝;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科学探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札记之二[J];真理的追求;1995年09期
4 叶剑锋,游翔;列宁社会主义观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施九青;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及其现实意义——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诞辰185周年[J];理论学刊;2003年03期
6 孙文营;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到科学发展观[J];社科纵横;2004年06期
7 史伟刚;论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观[J];理论月刊;2005年08期
8 孙文营;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到科学发展观[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桂兹军;;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常宗耀;;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观创新三议[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明桂;;《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诉求[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2 程建华;鲁旭;;评“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国权;;邓小平社会主义观论析[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石仲泉;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N];北京日报;2004年
2 孙维本;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N];黑龙江日报;2004年
3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如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N];吉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钟;论历史演进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D];中共中央党校;1995年
2 欧健;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军;论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鑫;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2 王学建;刘少奇社会主义观的框架体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3 李晓雪;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列宁社会主义观再认识[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董海浪;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再认识[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敏;试析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潘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吕金函;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曹承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21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2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