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十月革命纪念
本文关键词: 毛泽东 十月革命 纪念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毛泽东早年对十月革命的认知与纪念经验的积累,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协调与共产国际、苏联关系的内在需要,是促成毛泽东纪念十月革命的主要因素。毛泽东不仅重视十月革命纪念的谋划,而且通过撰文纪念、致电纪念、出席纪念活动等方式,参与十月革命纪念。毛泽东主导、参与的十月革命纪念,彰显了其强化历史记忆、建构中国话语、协调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社会功能。
[Abstract]:Mao Zedong's early understanding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ommemorative experi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o the cause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inherent need of the CPC to coordinate with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the Soviet Union, It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contributed to Mao Zedong's commemoration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Mao Zedong not onl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planning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Memorial, but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October Revolution Memorial by means of writing an article to commemorate the occasion, calling a telephone call to commemorate the occasion, attending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and taking part in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Mao Zedong led the way. The commemoration of October Revolution showed its social function of strengthening historical memory, constructing Chinese discourse, coordinating Sino-Soviet relations and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13044)
【分类号】:A84;D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竹立家;;中国话语要让世界听得懂——当代“中国话语”及话语权构建[J];人民论坛;2013年13期
2 张维为;;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J];理论导报;2014年05期
3 尹汉宁;;立足中国实践创新中国话语[J];红旗文稿;2014年12期
4 习伟;;怎样增强中国话语权[J];前线;2013年10期
5 黄静;;“中国思想”的惑与道[J];对外传播;2011年06期
6 竹立家;;中国话语要让世界听得懂[J];领导科学;2013年15期
7 沈壮海;;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与中国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11期
8 叶娟丽;黄华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构建研究:回顾与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李德顺;;中国有“故事”为什么讲不好?[J];社会观察;2012年07期
10 曹小航;;张维为:中国崛起和中国话语[J];检察风云;2011年1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阎孟伟;理解中国话语 构建中国话语[N];湖北日报;2014年
2 古风扬州大学文学院;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吴瑛;从“中国声音”看中国话语权提升战略[N];文汇报;2012年
4 记者 方文国;学者激辩2012文化强国下的中国话语权[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 于虹;向世界传递中国话语[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陶德麟;对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的几点理解[N];湖北日报;2014年
7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庞元正;创新实践是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的双重聚焦[N];湖北日报;2014年
8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 教授 韩庆祥;中国话语权的五个基本层次[N];湖北日报;2014年
9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永宽;以创新的中国话语彰显强大理论生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首席专家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胡正荣 课题组成员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李继东;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权[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卫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中国话语表达[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26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2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