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02 02:20

  本文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反思 重构 出处:《知与行》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动力和演进机制,描绘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进方向。吉登斯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时发现,传统社会学对这些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的解释方式逐渐失效,使得他开始重新思考社会问题,进而选择了在理论上贴近马克思的学术路径,并对以往的思想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重构。吉登斯在对马克思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化约论""进化论"和"功能论"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时空延展水平""对现代史的非连贯性解读"等补充理论。他认为将吉登斯的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多角度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a classical exposition of Marx, reveals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and describes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man'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When the new problems, new contradictions were discovered, the traditional sociology gradually failed to explain these new phenomena, new problems, new contradictions, which made him start to rethink social problems, and then chose the academic path close to Marx i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study of Marx's thought, Giddens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of "reduction theory", "evolution theory" and "function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e "space-time extension". In his opinion, Giddens' theory is compared with Marx's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rom many angles.
【作者单位】: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部;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红云;吉登斯近期著作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12期

2 陈华兴;;社会的自然——论吉登斯超越左右的政治[J];浙江学刊;2006年06期

3 亢莹;;评述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J];理论界;2008年12期

4 张文喜;郭锐峰;曾富生;;论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9期

5 黄璇;任剑涛;;在国家体系的转变中突显暴力的内在张力——对吉登斯理念的一个增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王晓宁;;吉登斯信任观对缓解当代中国信任危机的启示——一个基于价值观和社会存在双重维度的考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7 李清聚;;困境与张力——吉登斯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之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8 宋祥秀;;激进政治的未来——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政治构想[J];湘潮(下半月);2011年09期

9 殷叙彝;施罗德、吉登斯谈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11期

10 汪建丰;风险社会与反思现代性——吉登斯的现代社会“风险”思想评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琴;;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朱红文;;社会科学观念的变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德慧;政府规模:关键在于职能发挥[N];学习时报;2010年

2 胡颖峰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登斯的生活政治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吴学安;“吉登斯悖论”:是谁阻碍环境文明前行的步伐?[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杭春燕;诗意地栖居,,须破“吉登斯悖论”[N];新华日报;2013年

5 徐迅;不与国际接轨难有经济繁荣[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一个折中的幻想[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郭忠华 中山大学政治学系;对吉登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透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徐桓(学人);吉登斯的尴尬和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郭忠华;从“文本”到“现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郭台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走进现场:人物思想研究要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中英;吉登斯的信任观及其当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2 于素芳;吉登斯的积极社会福利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雪荆;吉登斯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厦门大学;2008年

4 黄永祥;国家理论:马克思与吉登斯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迪;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郭锐峰;论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7 张廷峗;吉登斯本体性安全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林辰;吉登斯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李伟;吉登斯人的解放的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赵桂双;吉登斯与马克思关系问题探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4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54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