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社会“多维向量”婚姻家庭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06:45

  本文选题:文明社会 切入点:婚姻家庭 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社会"多维向量"婚姻家庭思想,揭示了以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为特征的文明社会婚姻家庭的客观物质性、辩证性、发展性和必然性。从"多维向量"视角将构成及影响文明社会婚姻家庭的诸要素联系、交互作用、作用方向及大小给予整体地、系统地阐发,将婚姻家庭自然历史过程在几何向量的定性意义上予以直观展示,继而为其作定量式、精确化研究,用自然史的精确性诠释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社会婚姻家庭思想,为探索婚姻家庭发展规律奠定基础。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社会婚姻家庭思想、推动婚姻家庭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Marx and Engels' idea of "multidimensional vector" marriage and family in civilized society reveals the objective materiality and dialectics of marriage and family in civilized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inevi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vector", the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direction and size of the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and influence marriage and family in civilized society will b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natural historical process of marriage and family is displayed intuitively in the qualitative sense of geometric vector, and then quantitative and accurate research is made for it, and Marx and Engels' thoughts on marriage and family in civilized society are interpreted with the accuracy of natural histo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 Marx and Engels' thoughts on marriage and family in civilized society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riage and family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历史观与当代价值研究”(2013JK329)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俄国民粹主义关系研究”(10YJA71007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C91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陆勤毅;和县猿人的发现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6 江三良;;资本属性、公平分配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孙海洲,孙玮;从地下考古看华夏文明的起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8 周海燕;关于“集体责任”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王晓琴;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情结——1949年前后赴台女作家小说透视[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石云孙;女性世界的展示——女部字抉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宁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选择——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2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王晓嵘;;聚焦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周淑真;武建强;;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5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王凤仙;;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王宇信;;炎帝神农氏的创造发明与民生[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8 王贵民;;申论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之关系[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9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章娟;巨东红;;社会性别视野下的职业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困境——基于厦门市210名职业女性的调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9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李龙海;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小苗;《欢喜冤家》中的性伦理思想探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国荣;浅谈我国计划生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育文;论配偶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晓舟;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芳;确认婚姻无效应正确适用法律[J];中国民政;2001年02期

2 薛宁兰;婚姻无效制度论——从英美法到中国法[J];环球法津评论;2001年02期

3 林惠俗;在推动婚姻家庭进步中有所为[J];中国妇运;2001年08期

4 陈高英;我国社会主义婚姻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福州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5 魏清沂;由婚姻的概念纷争引起的关于婚姻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孙明先;不适法婚姻条件的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2年04期

7 何骏;对爱情婚姻基础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邹国雄;婚姻——契约的制度化[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巫昌祯,李忠芳;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通则一章的具体设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平宇;;构筑文明进步的婚姻价值理念和婚姻家庭关系[J];重庆行政;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向东;;战后日本婚姻家庭的变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金石;;论财产占有与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4 韦国民;;试论布依族婚姻家庭状况及其发展趋势[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宗贤;;残存在壮族社会中的原始婚姻家庭形态[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7 樊雅丽;;沟通与和谐——性在婚姻中的伦理探究[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雪梅;;我国女性婚姻质量的提高与法律的关系[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常岚;;西南地区婚姻挤压现象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婚姻与家庭》杂志主编 樊爱国;媒体与婚姻家庭宣传[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李军峰;对女性婚姻和就业的经济学分析[N];中国人口报;2003年

3 子浣;婚姻的三大危险期[N];广东科技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夏云秋 王艳丽;中年妇女 打好“婚姻保卫战”[N];吉林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毛健生;婚姻功能弱化衍生诸多社会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5年

6 南方;婚姻幸福与经济的关系[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张萃萍 王勤;婚姻与家庭:恩格斯的启示[N];学习时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马莉莉;结婚时,,不一定懂得婚姻[N];浙江日报;2004年

9 马莉莉;用心沟通,让婚姻一路走好[N];浙江日报;2004年

10 记者 金勇;适当治疗可拯救婚姻[N];中国妇女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龚恒超;接续传统与时代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金眉;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初论——兼与西方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世风;索玛花的叙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娟;婚姻契约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陈宏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婚姻家庭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韩冬冬;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述论[D];安徽大学;2010年

4 张祺炜;藏族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变迁与调适[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董芳宁;网络婚姻的法律规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韩亚林;婚姻要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杨柳;社会转型与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变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8 李常枫;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和谐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雅梅;汉代婚姻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仲玉虹;用契约解析婚姻[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4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64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b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