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到吉登斯:现代性批判的生态维度——兼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04 13:36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吉登斯 出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性"是一个百家争鸣的理论领域,其中马克思和吉登斯的观点具有重要代表性。尽管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性"概念,但却代表着现代性批判的根本方向,因为现代性悖论产生的内在动因正是被马克思持续批判的资本逻辑;尽管生态批判不可能成为马克思和其所处时代的主要任务,但他却在对资本、工具理性和异化劳动的现代性批判中,经意不经意间展露出深刻的生态思想。发展到20世纪,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亦是在"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语境下展开的,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他的现代性批判中的生态思想对马克思有着微妙的"继承"。对于二者深刻的生态批判思想,有必要结合实际实现"中国解读",进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能有所启示。
[Abstract]:"modernity" is a theoretical field in which Marx and Giddens hav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ness. Although Marx did not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it re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modernity criticism. Because the inherent cause of the paradox of modernity is the logic of capital which Marx continuously criticizes. Although ecological criticism cannot become the main task of Marx and his times, he is dealing with capital. In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alienated labor, the profound ecological thought was unintentionally revealed. In 20th century, Giddens' modernity thought was also developed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apitalism". Na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Marx, his ecological thought in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 has a subtle "inheritance" to Marx.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Chinese interpret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reality, which can enlight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2CZX007)
【分类号】:X2;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冰;;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J];公共管理评论;2011年02期

2 那力;;安东尼·吉登斯的理论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3 赵国兵;;行走“现代”[J];中国石油石化;2013年22期

4 王素;;吉登斯的气候政治悖论[J];南风窗;2009年26期

5 本刊编辑部;;咖啡斗滇茶[J];世界博览;2011年2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琴;;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朱红文;;社会科学观念的变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陈学明;马拥军;;马克思主义的命运——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走近马克思的启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德慧;政府规模:关键在于职能发挥[N];学习时报;2010年

2 胡颖峰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登斯的生活政治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吴学安;“吉登斯悖论”:是谁阻碍环境文明前行的步伐?[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杭春燕;诗意地栖居,,须破“吉登斯悖论”[N];新华日报;2013年

5 徐迅;不与国际接轨难有经济繁荣[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一个折中的幻想[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郭忠华 中山大学政治学系;对吉登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透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徐桓(学人);吉登斯的尴尬和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郭忠华;从“文本”到“现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郭台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走进现场:人物思想研究要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忠华;解放政治的反思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中英;吉登斯的信任观及其当代启示[D];苏州大学;2008年

2 于素芳;吉登斯的积极社会福利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雪荆;吉登斯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厦门大学;2008年

4 黄永祥;国家理论:马克思与吉登斯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迪;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郭锐峰;论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7 张廷峗;吉登斯本体性安全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林辰;吉登斯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李伟;吉登斯人的解放的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赵桂双;吉登斯与马克思关系问题探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5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65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