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再审视
本文选题:政党转型 切入点:革命党 出处:《探索与争鸣》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可喜进步,同时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和执政党建设的诸多困境,需要再审视如何彻底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基本问题。从阶级党与全民党、群众党与干部党、整合型政党与代表型政党这三个政治学维度,总结现代政党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深化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并探明具有时代特征的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具体路径。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ve made gratifying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revolutionary party" to "ruling party" thoroughly. From the thre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class party and the party of the whole people, the mass party and the cadre party, the integrated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political party,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revolutionary party" to "ruling party" thoroughly. Summing up the movement law of the modern political party is helpful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kind of party to build and how to build the party, and to find out the concrete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ling par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D25;D26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祥花;;论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2 刘绵锦;;从苏共败亡看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志峰;;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彭江;“学习型社会”教育政策的政治资源优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胡安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成云卿;;双重视角下的公民教育之路:新加坡的例证及其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吕厚轩;马望英;;“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8 杨辉,李彦彬;俄罗斯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对对外政策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谢宝富;论当代西方立法机关的“橡皮图章化”趋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范树成;西方国家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富;;地方效能政府建设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霖;;论新闻舆论监督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孙力;;发展的困境与文化选择的关键性[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5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必要性与不充分性:个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毅峰;;再论政府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选择——由转型期中国政府能力“怪像”现状引发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程波;;论美国对抗性宪政文化及其在20世纪的发展变革[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8 陈青兰;肖炳p
本文编号:1566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666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