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04 19:02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市民社会 出处:《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求在加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治理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通过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在坚持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实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等方面的时代价值,从而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支撑。
[Abstract]: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CPC Central Committee explicitly proposed to innovate the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party committees. Especially in the new stage of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governanc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y further excavating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in upholding the market economy, transform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social organizations, realizing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and so on, Thus provides the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and the theory support for our country innovation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志鹰;试析韩国市民社会的发展[J];国际观察;2000年04期

2 郑强;市民社会与法治[J];外国法译评;2000年04期

3 D.里夫,孙晓莉;市民社会的错误浮现[J];哲学译丛;2000年03期

4 托马斯·卡罗瑟斯,薄燕;市民社会[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07期

5 韩克庆;市民社会与中国的现代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6 王玉琼,唐桦;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社团视角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9期

7 应德平;市民社会及其约束力的利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9期

8 刘世俊,王海玲;我国“市民社会”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王新生;市民社会的文化特征[J];思想战线;2002年04期

10 白钟国;市民社会的政治关系学[J];当代韩国;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智勇;薛新娅;;市民社会与中国选择——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谈起[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童海芳;;走向和谐——试论我国市民社会的法治构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李钧;;公共空间与生活诗学——30年代的市民社会与市民小说摭谈[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4 张海夫;;从市民社会走向城市和谐[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方印;;生态市民社会建设与民法生态化课题研究论纲[A];贵州法学(2014年第9期)[C];2014年

6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阿拉斯代·麦金太尔;王金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条未行之路”[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8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勇;;市民社会涌动下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荆;;近现代中国的政权与社会:概念、史实、线索、个案、感想[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昌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市民社会的三种话语[N];长江日报;2005年

2 肖岁寒;何谓“市民社会”?[N];中国社会报;2000年

3 徐u!民;对市民社会的历史解读[N];光明日报;2007年

4 顾骏;什么是“市民社会”[N];解放日报;2007年

5 陈创生;市民社会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N];学习时报;2006年

6 乔新生;“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不是一回事[N];北京日报;2008年

7 韩立新;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N];学习时报;2008年

8 乐清市委党校 谢安民;从熟人社会到市民社会和公民国家[N];温州日报;2008年

9 王新生;市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N];学习时报;2008年

10 李公明;公民是市民社会的……真正灵魂[N];东方早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勇;论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分架构[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网络公共领域治理[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代月;黑格尔和马克思市民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王文晶;建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困境及出路[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永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

本文编号:1566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66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