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释疑:关于《论持久战》影响力之辩论

发布时间:2018-03-07 04:09

  本文选题:《论持久战》 切入点:影响力 出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直被认为对共产党、对国民党及其最高层、乃至对外国政要均有巨大影响力。而近年来学术界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认为《论持久战》对蒋介石、白崇禧等国民党最高层提出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思想没有任何影响,从而得出"程思远的有关回忆是错误的"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及其证据明显存在疑惑,不能自圆其说。而白崇禧发表的持久战文章、南岳军事会议、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程思远的《政坛回忆》等相关材料却能相互印证,证实传统观点仍然是正确的。
[Abstract]:Mao Zedong's "protracted War"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having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Kuomintang and its highest levels, and even on foreign dignitaries. Bai Chongxi and the Kuomintang's highest level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winning big with small victory and exchanging space for time" had no effect on the lasting war of resistance. Thus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heng Siyuan's relevant memories were wrong." but this conclusion and its evidence were obviously confused and could not be justified. While Bai Chongxi published an article on protracted war, a military conference in Nanyue, and a training course for guerrilla cadres in Nanyue. Cheng Siyuan's political memory and other relevant materials can confirm each other, confirming that the traditional view is still true.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DJ0001) 湖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5B03)
【分类号】:A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久林;;《论持久战》的发表及其意义[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阎秀宁;房世刚;;浅析《论持久战》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3 柳昌清;《论持久战》的辩证模态推理分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年01期

4 朱诗柱;《论持久战》的魅力[J];湖南党史;1995年03期

5 徐书华,黄宗凯;简析《论持久战》的哲学方法及哲学意义[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6 李晓娟;;浅谈《论持久战》一文的哲学思想[J];沧桑;2007年04期

7 许文昌;唐啸;贾染;;《论持久战》折射出来的宣传艺术及其启示[J];科技信息;2013年14期

8 田伯泰;正确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重读《论持久战》[J];中州学刊;1981年02期

9 韩景昌;学习《论持久战》的辩证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10 康洪武;;科学决策和领导的思维方法——关于《论持久战》的辩证逻辑分析[J];晋阳学刊;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永振;;《论持久战》辩证逻辑思想研究述评[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2 杨超;;思想的精华理论的高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与《论持久战》之比较研究[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3年

3 赵彦亮;张振铎;;《论持久战》——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的辩证统一[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黄成;;毛泽东《论持久战》中辩证逻辑思想分析[A];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平志;《论持久战》的最早版本[N];湖南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论持久战》写作发表的前前后后[N];光明日报;2014年

3 周惠斌;《论持久战》英译本的由来[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生祥;《论持久战》英译活动: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抗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韩亚光;《论持久战》的当代意义[N];团结报;2007年

6 光明日报记者 倪迅 新华社记者 翟伟;《论持久战》发表后的反响[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韩伯成;重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N];驻马店日报;2005年

8 杨琳;盛原成钢琴家全因《论持久战》[N];中国邮政报;2006年

9 国家图书馆 黄霞;《论持久战》的最早版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会长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唐洲雁;毛泽东群众观形成的历史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龙;布迪厄场域—惯习视角下不同时期《论持久战》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2 张雪晶;《论持久战》英译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3 许丹妮;《论持久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7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77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