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本文选题:党群关系 切入点:执政能力 出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共产党因为其特殊的执政地位和组织架构,使得党与群众的关系所涵盖和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新形势下,"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中国共产党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通过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变执政方式和重视执政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Abstract]:Because of its special ruling posi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is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more extensiv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anger of getting away from the masses" is more acutely placed before the whole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hould focus on maintaining the blood and flesh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insisting on the idea of governing for the people, changing the ruling mod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team,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分类号】:D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剑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政治空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陈红太;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探索和对合法性挑战的回应[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7期
3 李景治;;让责任管住权力[J];党政研究;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甄小英,李清华;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J];求是;2003年12期
2 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J];浙江学刊;2003年06期
3 陈红太;党的“执政”概念和党的“历史方位”的主题[J];浙江学刊;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东玉;;努力提高领导本领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J];理论导报;2014年05期
2 郑丽华;;试论发展廉洁文化的时代重要性[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王天浩;;领导能力的内在导入与执政能力的高效输出[J];沈阳干部学刊;2005年06期
4 郭群英;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省社科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课题组;政策、法律与人民的根本利益[J];理论建设;2005年01期
6 史康健;朱鸿亮;;权力资格、能力资格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沙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8 吕世泽;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曹运才;;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推进文化创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飞;;试述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理论贡献[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存彬;;求真务实 着眼五新 大力提升新时期公安机关执法能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立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81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8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