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党群关系分析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切入点:背景 出处:《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党群关系,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本文对党群关系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当前党群关系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密切党群关系的策略。
[Abstract]:Since its found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led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to carry out revolution and reform, and gradually moved towards a socialist socie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l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锦州北镇经营部;
【分类号】:D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廷华;面向新世纪 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郑斌;新时期多党合作面临的新变化及其理性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霍霁雯,李建刚;政协工作的“位”与“为”[J];大庆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4 金能筹;关于面向21世纪多党合作的思考与建议[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张慕洁;深化认识 搞好政治交接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贡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顾仁华;谈谈多党合作的特点和意义[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李双辰,唐胜国;高校要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殷啸虎;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民主宪政建设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陈群;周恩来的政治协商思想[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刘熙瑞;迈向新世纪的中国政民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仁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体系探析[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廖继红;;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基本理论的创新[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王琳;;从参政议政看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发展趋势[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韩宝柱;;改革开放30年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理论方针政策的发展创新[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序言[A];交流·研讨·谈心——从无党派人士关注的理论问题谈起[C];2009年
6 顾行超;;中国特色政党制度60年创新发展及其意义[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张维克;;发展和完善民主协商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8 赵乃福;;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吴愿学;张钮清;;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实践与思考[A];历史的必然选择——毕节试验区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宋俭;;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几点思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宗涛;同心同德 和衷共济 不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向前发展[N];安徽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熊锋;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促进执政能力建设[N];安康日报;2005年
3 统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N];鞍山日报 ;2005年
4 统研;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N];鞍山日报 ;2005年
5 朱相远;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N];北京日报;2001年
6 李莹;求新 求深 求实[N];北京日报;2003年
7 黄以云;政协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上)[N];北京日报;2003年
8 ;五十五年:积极探索谱写华章[N];北京日报;2004年
9 周暹;推进首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N];北京日报;2005年
10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市多党合作取得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俊杰;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猛;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朱葛;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D];河南大学;2010年
3 刘倩;中国协商民主实现依据及实现形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乔洋;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李妍;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珍梅;二级数字鸿沟与网上政治参与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7 董汉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陈霞;人民政协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宿婷婷;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勇;新时期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探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5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0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