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本文选题:葛兰西 切入点:文化领导权 出处:《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安东尼奥葛兰西,被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理论家,也是工人运动的坚强的战士。他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并在对其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理论。他积极的投身于工人运动事业,向广大群众宣传革命的思想,他不辞辛苦,带领无产阶级群众共同为解放事业奋斗,甚至不惜为其奉献一生。葛兰西在身陷囹圄、备受折磨的情况下,仍然没有间断他的革命思考,其思想中涉及的理论问题极为广泛而且深刻。 对于葛兰西的理论,后来的学者将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文化领导权”问题上。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分析,我们应该将研究建立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上,通过对所处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才能够明白理论所具有的实际意义。葛兰西理论的主要依据就是文化道德对人们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获得从属集团的认同,进而控制他们的行动。接下来,本文还反思了文化领导权的相关问题,为的是从中总结经验,获取有利于现阶段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信息。在第一章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对分析了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产生基础,其中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在第二章中,我们分析了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基础,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市民社会理论入手分析。本文的第三章从文化—意识和文化领导权组成角度,分析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内涵,,并且解读“权威与同意”和“合法性问题”,这两个文化领导权最主要的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介绍葛兰西理论的延伸以及后续的发展问题,其中包括新葛兰西主义以及葛兰西的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那里得到的发展。
[Abstract]:Antonio Gramsci, known as an outstanding theoris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a strong soldier of the workers' movement, studied Marxist revolutionary theory in depth. He devoted himself actively to the cause of the workers' movement and propagated revolutionary ideas to the broad masses. He took no pains to lead the proletarian masses in their common struggle for the cause of liberation. Despite his time in prison and torment, Gramsci's revolutionary thinking was still uninterrupted, and the theoretical issues involved in his thoughts were extremely extensive and profound. For Gramsci's theory, later scholars focused their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cultural leadership". For the analysis of Gramsci's theory of cultural leadership, we should base our research on the corresponding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O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can we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The main basis of Gramsci's theory i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morality on people, and through this influence, we can gain the identity of subordinate groups. And then control their actions. Next, this paper also reflects on the relevant issues of cultural leadership, in order to sum up experience and obtain information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the first chapt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ultural leadership.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Gramsci's cultural leade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leadership.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uthority and consent" and "legitimacy", the two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leadership. Chapter 4th mainly introduces the extension of Gramsci's theory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issues, This includes New Gramscitaria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msci's theory in Frankfurt School of ideological criticism.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涛;冯晓艳;;“阵地战”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桂海论丛;2006年05期
2 山小琪;李娟;;文化领导权和思想政治教育[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万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3期
4 张士海;施秀莉;;论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5 陈勇;严春红;;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匡璧民;曾敏;;政党的中间媒介说与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J];改革与开放;2009年04期
7 张士海;;论葛兰西的列宁主义观——文化领导权的视角[J];学术论坛;2008年08期
8 张红霞;;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焦勇勤;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解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鲁霖;盛邦跃;;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吴昕炜;;葛兰西对“感性的人的活动”的阐释[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W.F.豪克;孙晓丽;;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5 山小琪;张周志;;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启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姚国宏;;论葛兰西的知识道德集团理论及现实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9 吴友军;;实践本体论基础的设定与文化批判转向——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凤才;;2007年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节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葛兰西的理论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意]希尔维奥·彭斯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田时纲 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希尔维奥·彭斯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 译 田时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程巍;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张亮;炼狱之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贺绍俊;在路上还是在土地上[N];文艺报;2004年
7 南开大学 陆扬;霸权理论涌动文化活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苏畅;乌戈利诺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叶心;小处不可随便——《元培书架》指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汪行福 执笔;诊断、反抗、构想:后危机时代的出路何在[N];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磊;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视域[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涛;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周兴杰;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D];暨南大学;2006年
5 吕连凤;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6 周凡;霸权接合的哲学批判[D];复旦大学;2004年
7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李辉;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简军波;权力与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李新;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瑞;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意义[D];河南大学;2010年
2 张健;试析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启示[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3 高原;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王晖;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田佳;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海姣;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秀枝;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与先进文化建设[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迟鸥;葛兰西政党思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孙n
本文编号:1608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0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