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恩格斯晚年对美国工人运动的看法

发布时间:2018-03-22 02:11

  本文选题:恩格斯 切入点:美国工人运动 出处:《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恩格斯晚年关于美国工人运动的论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886年之前,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前进性;1886年之后,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曲折性。也就是说,恩格斯认为美国工人运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恩格斯还指出美国工人运动充满曲折的三点原因,这三点原因都成为后来的美国例外论的核心论点。恩格斯对美国工人运动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但他也忽略了阻碍美国工人运动前进的其他因素,如美国的共和传统以及民主、共和两党对第三党的抑制作用。
[Abstract]:Engels' discourse on the American workers' movement in his later years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before 1886, he focused on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the American labor movement; after 1886, he focused on the tortuous nature of the American labor movement. Engels believes that the American workers' movement is a unity of progressiveness and tortuosity. Engels also points out three reasons why the American labor movement is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These three reasons all became the core arguments of the later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Engels was quite right about the American labor movement, but he also ignored other factors that hindered the progress of the American labor movement, such as the Republican trad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democracy. The repressive effect of the Republican Party on the third Part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研究中心;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13&ZD008)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荣茂;刘学敏;;中国工业用地利用的数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7期

2 陈国铁;杨邦勇;;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及景气高峰期调控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陈端计;詹向阳;;贫困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与展望[J];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06期

4 胡连生;;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基于对美国的剖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5 邓超;;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社会控制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衰落[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4期

6 张昭国;;“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传播及历史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刘淑青;从养老金法看英国福利制度的制约因素[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张建华;;十月革命史学四题——史学史和方法论的思考[J];俄罗斯文艺;2007年04期

9 吴晓林;;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一个“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分析框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马骏;;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转型:美国进步时代改革[J];公共管理研究;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刘富君;;论财产的可税性[A];财税法论丛(第6卷)[C];2005年

3 杨积讯;;美国《联邦宪法》与政党政治[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4 周兰君;;美国老年人体育管窥[A];《体育科研》2009年第2期(总第114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石文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泠烨;城市规划法的产生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法威;平均地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梁建东;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林广;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积多;社会转型时期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翌;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住房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漾;“普惠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倪静;重庆市地票交易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段浩静;19世纪中期美国的爱尔兰移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曹裕;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嘉碧;基于土地租税费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齐政;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唐晓华;农村土地征用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体制原因[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谢彦;功能优化视角下的中国土地税制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6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46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