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批判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基础存在论

发布时间:2018-03-24 07:36

  本文选题:马克思 切入点:资本批判 出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摘要】:现代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现代及现代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同样生活于现代的人,对于现代会产生不同的存在领会和不同的叙事表达。西方的黑格尔、康德、哈贝马斯等人从精神观念方面来规定现代性的本质,因此,其现代性批判也称为观念论的批判路线。不同于此,马克思则从社会存在论和历史存在论的角度出发,以资本命名现代,抓住了现代的本质特征,将作为资本主义文明基础的资本关系,看作现代所有存在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规定。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基础上,资本应该成为把握现代的基本存在论范畴,资本批判即现代性批判的基础存在论,马克思在资本批判基础上展开的现代性批判,为我们理解现代,奠定了存在论基础,这一批判称为存在论路线的现代性批判,同时,这一批判视角,不论就理论认识,还是就现实实践来说,都至关重要。
[Abstract]:Modern is a particular concept, modern and modern concepts are the product of history. People who also live in modern have different existential understanding and different narrative expressions about modern. Habermas et al define the essence of modernity from the aspect of spiritual concept, therefore, his critique of modernity is also called the critical line of ideology.Under this, Marx set out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existentialism and historical existentialism. Naming modern with capital, grasping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regard the capital rel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capitalist civilization as the mode of existence and the stipulation of existence of all living things in modern times, on the basis of Marx's theory, Capital should become the category of modern basic existentialism, capital criticism is the basic existential theory of modernity critique, Marx's modernity criticism on the basis of capital critique, for us to understand modern, laid the foundation of ontology. This criticism is called the modernity critique of the existentialism line, at the same time, this critical angle of view, whether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r practical practi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佩洪;马克思是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者吗──论现代性批判语境下的马克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2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贾英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及其变革实质[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4 漆思;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J];求是学刊;2005年01期

5 罗骞;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李国华;现代性批判与现代认知结构的嬗变[J];理论学刊;2005年04期

7 魏波;;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人文向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李泳梅;;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人文反思和启示——中国境域下的启蒙精神再思考[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9 郗彩红;;西方“大众社会”概念的原初语境与现代性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批判视野[J];理论导刊;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闫方洁;;商品、异化、拜物教: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源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高瑞泉;;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批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罗骞;;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话语及其限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6 吕敬美;;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红艳;基于多元主义的现代性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罗骞;真正的现代性批判一定是“后”马克思的[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罗骞;“死亡”应成为现代性批判的必要意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张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现代性与西方理论经济学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衣俊卿;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语境[N];光明日报;2004年

6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启示[N];光明日报;2010年

7 陈学明;中国“现代化”需要超越西方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万俊人;现代性:从批判到颠覆及之后[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约翰·F·威尔士/文 吕增奎/编译;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2 梁玉水;“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丹;现代性的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2年

4 石敦国;时代困境的实践反思——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话语[D];复旦大学;2003年

5 郑飞;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D];南开大学;2009年

6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7 戚广平;“非同一性的契机”:关于“建构”的现代性批判[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爱梅;现代性批判与自由理想的启蒙[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梅;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平;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岩;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当代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范秋琨;现代性批判研究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6 许建宝;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娟;论现代性问题:超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晏雪飞;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9 彭文刚;犹太人问题与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吴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7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57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0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