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本文选题:社会转型 + 中国共产党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政治认同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动力和目标,是执政党持续存在和不断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背景下,积极主动的加强意识形态认同建设,不仅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而且为中国的全面转型提供了基本保障。但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多元价值观、利益调整以及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也对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建设带来了挑战。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整合和建构需要从价值认同、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三个方面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度。
[Abstract]:Political identity is the motive force and goal of the ruling party's ide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press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ctively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identity, which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but also provide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However, such factors as pluralistic values, interest adjustment and imperfect legal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ve also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identity. The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 from three aspects: value identity, interest identity and system identi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8)
【分类号】:D25;D6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9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曾长隽;胡劲松;;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湛中乐;高俊杰;;论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4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帅;;政治认同建设与构筑和谐社会[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6期
2 张元;;科学发展观:政治认同视角的解读[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3 资帅;;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建设[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黄一洪;赵增兴;;浅议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6期
5 黄一洪;李超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2期
6 刘明园;;浅析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问题[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9期
7 徐东;;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认同的基础[J];理论月刊;2010年12期
8 程浩;;基于政治认同的执政能力建设[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年00期
9 吴家骥;“三个代表”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J];学术探索;2002年03期
10 张江华;;政治认同与党的长期执政[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幼辉;从政党认同视角看党的先进性建设[N];福建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冰冰;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唐小丽;少数民族公民政治认同与党的执政基础巩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丽娜;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认同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7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772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