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政治思想研究主要问题及观点综述
本文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政治思想史 ; 参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涉及专题研究、人物思想研究与论战研究等各个方面。伴随着新材料的挖掘,新学术观点的不断涌现,改变了政治思想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思维定势,即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共政治思想史视为毛泽东思想形成以及全党逐渐接受毛泽东思想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正视历史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争鸣,呈现出学术性渐强而政治性趋弱的特点。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revolutionary era, involving the study of special subjects, the study of personages' thoughts and the study of controversy, and so on. Along with the excavation of new materials and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new academic viewpoints, it has changed the long-existing thinking pattern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 history of the CPC's political thought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s regarded as the process of Mao Zedong's thought formation and the Party's gradual acceptance of Mao Zedong's thought.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face up to the complexity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松年;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政策——从媒体所传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两封往来电报谈起[J];党的文献;1999年05期
2 刘晶芳;刘振清;沈传亮;;近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述评(上)[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6期
3 颜勇;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自决向民族区域自治思想转变述论[J];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04期
4 黄济福;;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斯大林的功劳吗?[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朱其永;;国家认同抑或阶级认同:国家主义与共产主义之争评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3期
6 吴敏先;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J];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05期
7 王澄林;;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年05期
8 张晓东;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与福建事变[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年02期
9 马英民;论陈独秀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形成及其演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王廷科;共产国际的反右倾斗争与中国党的“左”倾错误[J];近代史研究;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家刚;九十年代后期陈独秀研究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赵国忠;90年代陈独秀研究的新进展[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3 赵淑梅;;十年来中共政治思想史研究趋向[J];北京党史;2011年06期
4 张北根;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的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刘洪森;尚金州;;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形成始末[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6 赵淑梅;;新世纪以来中共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趋向[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7 潘鹏;;中国民众“疑苏”情绪研究(1946——1950)——兼谈中苏友好协会成立的原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李方祥;;“五反”运动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劳资关系的调整及其经济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丁小丽;;试驳“李大钊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J];沧桑;2007年06期
10 刘朋;陈沙;;建国以来党外干部工作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注洪;;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叶明勇;;对毛泽东肯定1951年山西试办合作社的再认识[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珂;;再论建国前夕毛泽东对美国的和解努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勉励;;毛泽东与新中国对外谈判建交工作的开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颖;;毛泽东与建国之初的中英建交谈判[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格;;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成静;柳宏为;;略谈周恩来对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姜义华;;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取代新民主主义历史背景的一项考索[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沈志华;;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陆仁权;王梦茹;孙士江;李鉴修;;一次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3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崔海智;共产党情报局:冷战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段炼;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9 贺碧霄;新闻范式更替: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两大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阳;李大钊新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春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1927.7-1937.7)[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健;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跃武;试论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的军事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芳芳;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政治思想演变研究(1913-1921)[D];西南大学;2011年
8 姚米娜;五四时期李大钊形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蕊;张闻天的党群观及其当代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楠;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和明;;“文化大革命”成因中苏联因素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黄爱军;;试论“党内合作”的历史局限性——党内合作限制了中共对领导权的争取[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3 杨凤城;;从历史的“长时段”研究“文化大革命”[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4 张静如;;对“文化大革命”要在宏观上否定,微观上细致分析[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5 刘国新;;从方法论的角度谈“文化大革命”史研究[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6 蔡乐苏;;要跳出“文化大革命”来研究“文化大革命”[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7 郑谦;;“大跃进”研究中的一个问题[J];北京党史;2008年04期
8 杨凤城;;关于“大跃进”期间文化运动的几点思考[J];北京党史;2008年04期
9 王也扬;;“大跃进”的历史教训[J];北京党史;2008年04期
10 青石;;如果季米特洛夫不支持毛泽东……——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之二)[J];百年潮;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牙远波;邓小平与广西左右江地区的“工农武装割据”[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鲁振祥;;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1期
3 魏翠华;;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及历史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11期
4 刘志靖;;《布尔塞维克》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宣传及其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5 本刊编辑部;;为什么说“工农武装割据”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二者不能等同?[J];党史文苑;2013年11期
6 蒋相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学习毛主席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体会之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
7 金东和;马维政;;“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产物[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8 余伯流;毛泽东同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9 彭志远;艾晓宁;;一九二七年瞿秋白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吗?[J];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06期
10 侯德范;试论鄂豫边“工农武装割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鲁振祥;;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2 鲁振祥;;瞿秋白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3 丁言模;;瞿秋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中介”作用[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姜晓德;;论任弼时对党的军事战略的历史贡献[A];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陈欣德;;邓小平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岚;论瞿秋白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5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9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