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学会会员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印迹及其精神的当代价值
本文选题:理想主义 + 现实主义 ; 参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02期
【摘要】:从理想与现实历史互动的宏观视阈来看,一代"新青年"——新民学会会员"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德理想与政治理想,经历了一个从理想主义云端落实到现实主义地面,进而,基于湖南和中国实际,从道德试验到政治行动转换这样的历史进程和心路历程。作为这一宏大历史叙事的微观个案,通过毛泽东从无政府主义者、政治改良主义者到接受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曲折过程,既折射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和马列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般规律,也凸显了毛泽东等人追寻"大本大源"、改造哲学和伦理学,进而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理想的独特旨趣。由此所生发的新民学会"踏着人生社会实际说话"的理想主义创造、奋斗精神和实践探索品格,对直面当下中国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困境亦有历史智慧的启发。
[Abstract]: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stic history, the moral ideal and political ideal of a generation of "new youth"-"reforming China and the world", experienced from the cloud of idealism to the ground of realism. Then,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Hunan and China, the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moral experiment to political action. As a microcosmic case of this gr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through Mao Zedong's scientific socialist theory from anarchists, political reformists to accept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class struggle,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and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The tortuous process of growing up as a Marxist reflects not only the early process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the general law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Leninism in China, but also the fact that Mao Zedong and others pursued the pursuit of "Big Ben Da Yuan" and reformed philosophy and ethics. And then realize the unique purport of "reforming China and the world". Thus, the new people's society created idealism, striven spirit and explored the character of practice, which is inspired by historical wisdom to face the crisis of belief and moral dilemma in China.
【作者单位】: 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基金】:2016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重点项目(16NDJC011Z) 2014年度嘉兴学院校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课题“价值·对话·实践:新民学会会员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多元路径研究”(70114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41;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海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所面临的挑战[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2 马永忠;;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潘海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4 李燕菲;李辉;;信仰的内驱力与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问题[J];改革与开放;2009年06期
5 王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位回归[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6 万金强;秦茹;杜云军;;浅谈和谐视野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教育[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刘小华;;弘扬·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诉求的时代主题及因应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柏林;;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回归与巩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0期
9 潘海涛;;改革前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土壤比较[J];知识经济;2010年15期
10 张秀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尚九玉;;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新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司树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与重构[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秦维红;;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几个问题[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4 张梅龙;;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肖立斌;;多维度诠释道德的信仰基础[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浩;;对理想信念危机的思考[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九辑[C];2002年
7 李向国;;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省委党校 李军;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N];黑龙江日报;2014年
2 万桂珍;应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N];济宁日报;2007年
3 中共大新县委党校 农贵平;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N];广西日报;2010年
4 董立仁 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政治忠诚教育:年轻干部必修之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5 王远龙 姚尧 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 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二系;以朴实文风增进马克思主义信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华南农业大学 练庆伟;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N];光明日报;2012年
7 ;树立崇高理想信念[N];湖北日报;2011年
8 张皓翔;在青年中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N];吉林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苏励;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河北[N];河北日报;2011年
10 省委党校教授 彭穗宁;坚定理想信念 是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N];四川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f3婧;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魏庆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99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9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