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学的方式推进《资本论》哲学研究——兼及“柯尔施问题”的“活动论”解
本文选题:哲学的方式 + 《资本论》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摘要】:国内哲学界关于《资本论》哲学性的确证方式大体上有两种:"应用论"的确证方式和"视域论"的确证方式。将《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等同于"哲学知识"研究至今仍然是难以拨去的思想迷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全部理论活动(包括哲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从结构上看存在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各种具体的思想观念)之分。《资本论》中的科学(实证)活动不是自足的,其得以展开的前提——基本范畴和原则是由哲学(思辨)活动提供的;同样,哲学(思辨)活动也不是自足的,反思思想最终是为了构成更合理的(关于世界的)思想。也就是说,在马克思那里,并不存在哲学活动与科学活动谁取代谁的问题,但却存在哲学活动的结果能否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条件的问题。当下相关研究应在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的基础上,以哲学的提问方式、表征方式和思想方式进一步推进《资本论》哲学研究。
[Abstract]:In general, there are two ways of confirming the philosophical nature of Capital in domestic philosophical circles: the way of confirmation of "Theory of Application" and the way of corroboration of "Theory of Vision". To equate the study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with the study of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is still an indelible fog of thought. All Marx's theoretical activities in Capital (including philosophical and scientific activities) are structurally divided into the ways of existing activiti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ir activities (various concrete ideas). The activity is not self-sufficient, The premise of its development-the basic categories and principles are provided by philosophical (speculative) activities; likewise, philosophical (speculative) activities are not self-sufficient, and reflective thought is ultimately designed to form a more rational (about the world) thought. That is to say, in Marx,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who replaces the philosophical activity and the scientific activity, but there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result of the philosophical activity can really become the condition of the scientific activity. On the basis of transcending the position of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theory", the relevant research should further advance the philosophical study of Capital by the way of philosophical questioning, representation and thought.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杂志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项目号:12&ZD1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正聿;;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2 高云涌,蔡文学;哲学问题与哲学进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启迪;邵伟德;胡建华;;体育教学生成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2 刘瑞强;英语谚语中的相互矛盾现象与人类智慧的思辨性[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金美芳;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李大凯;;科学认识中介的多语境内涵评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程广文;陈笃彬;;论教学的生成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褚凤英;活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种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7 王昔民;高文武;;关于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哲学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8 吴仕金;;认识活动合理化的哲学内涵[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2期
9 张盛彬;推理链:实事求是的逻辑机制——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J];六安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10 王文琦;;语言符号同一性在历时状态中的保持与分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树桢;实践活动评价论[D];中共中央党校;1996年
4 胡小安;虚拟技术若干哲学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5 李海;学校道德自律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涛;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蔡文举;思维的秘密[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卫聪;活动作文教学模式的建构[D];温州大学;2011年
2 杨卫明;网络课程中交互质量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李富君;认识效率论[D];郑州大学;2000年
4 胡军;试论主观世界改造中的认识能力的改造[D];湘潭大学;2003年
5 巩在锋;实践:关于认识发展动力的再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响;符号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徐志山;作为哲学问题的生与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史巍;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人文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金磊;研究性学习及其在研究型大学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奴英;论生产实践对生活方式的规约性影响[D];山西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笑寅;梅凡;;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启示[J];学习月刊;2011年20期
2 李佃来;;“柯尔施问题”的政治哲学求解[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6期
3 薛民;;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述评[J];探索与争鸣;1991年02期
4 黄浩;;马克思有无哲学终结观的争论及启示[J];前沿;2013年21期
5 李媛媛;;解读柯尔施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基于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波;;试论卡尔·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01期
7 郝立新;;评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8年10期
8 姜海波;;谁是“第一小提琴手”?[J];读书;2007年08期
9 吴友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断裂——论柯尔施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10 张士海;;论柯尔施“列宁主义观”及其启示——兼谈社会主义政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基本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学明;;渴望总体性[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静;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探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韩煦;探析“柯尔施问题”的内涵与意义[D];复旦大学;2010年
3 徐向周;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D];山东大学;2005年
4 张慧超;柯尔施《卡尔·马克思》解读[D];吉林大学;2014年
5 冬青;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其当代意义[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尹娜;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D];辽宁大学;2011年
7 皇甫志芬;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反对“哲学”?[D];苏州大学;2006年
8 陈源;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评析[D];扬州大学;2013年
9 谷永新;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纪婷;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30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3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