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本文选题:延安时期 + 毛泽东 ; 参考:《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07期
【摘要】: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进行了全面界定,对马克思主义学习提出了全新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新举措,强调"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领导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把全党思想统一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上来;倡导学习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并深入人心。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Mao Zedong in Yan'an period comprehensively defined the concept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study of Marxism, and put forward new measures for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t emphasizes that "there is no Communist Party without translation", vigorously promotes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Marxist classic works, leads the Marxist study movement, and unifies the whole Party's thought with the Sinicized Marxist Mao Zedong thought. To advocate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Marxist stand, viewpoint and method, to connect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expound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tyle and popular language.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延安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4XDJ006)阶段成果
【分类号】:D231;A8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军;冯丹丹;;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评述与建议[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刘江船;李兆凯;;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新闻管理思想及其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杨朝军;;翻译单位——动态的语篇单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崔福林;张春生;;毛泽东编辑道德操守思想及其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王晓岚;;90年来党报社会功能的演进与经营理念的变迁[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吴逾倩;赵文通;;以张谷若译《苔丝》为例的译者风格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陈瑾;;弥合文化意象差异:汉英隐喻翻译取向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贾临清;;浅谈报刊索引的编辑思想——以《新华日报索引》综合参考类为例[J];编辑之友;2009年12期
9 陈建军;李朝霞;;论毛泽东新闻思想中群众观的现实意义[J];编辑之友;2011年04期
10 宋金寿;毛泽东与王实味的定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对抗战之前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骏德;;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误区[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华琼;;舆论监督制度探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孙迎春;;实践型译学词典——兼评《史氏汉英翻译大词典》[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东京;苏珊;;论翻译学词典的附录[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远庆;韩淑红;;谈规范性翻译学词典的特点[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巍;;翻译学术语规范化的实践及效果反思[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吕佳擂;任东升;;如何确定翻译家的国别归属[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6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7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8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宝丹;对比视角: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梁宗岱译本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芮雪梅;赖斯翻译批评理论关照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译本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章晓燕;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马晓云;从对话意识看林语堂英文创作中的翻译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昆励;论洪仁s曅挛潘枷隱D];湘潭大学;2010年
8 唐剑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杨;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郑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延安时期的廉政建设[J];西部大开发;2011年11期
2 冉思尧;;延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生活[J];新湘评论;2012年20期
3 邹开明;邹春梅;;1994年以来关于延安时期党的廉政建设研究述评[J];理论观察;2012年06期
4 张和平;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5 陈大莲;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简述[J];福建党史月刊;2001年10期
6 王光荣;毛泽东与延安时期的党报党刊[J];湘潮;2002年03期
7 朱鸿召;飒爽英姿是怎样炼成的——延安时期的革命女性[J];上海档案;2003年03期
8 张敏卿;浅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9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历史考察[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陈桂香;延安时期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发展[J];理论学习;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勇;;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民主精神的特点[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亚利;;中共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张秀丽;封学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的政策探析[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拓宏伟;;中国共产党与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王行水;;浅谈党在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7 张凤霞;霍伟;;延安时期党的学习活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8 梁星亮;;党在延安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孙欲声;;论延安时期的民主精神[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10 祁之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哲学贡献[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庆伟;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业与红色旅游研讨会召开[N];陕西日报;2007年
2 贾志敏 张军;“延安时期民俗文化影视城”雏形乍现[N];延安日报;2011年
3 孙国林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延安时期文艺期刊风采再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延安大学校长 崔智林;延安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5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郭永平;延安时期党的廉洁政治永放光彩[N];陕西日报;2012年
6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 赵耀宏;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N];光明日报;2013年
7 黑龙江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延安时期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N];黑龙江日报;2013年
8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峗;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为民思想 努力做好改革发展为民工作[N];中国测绘报;2013年
9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研究室 杨露;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延安大学党委书记 刘建德 延安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杨延虎 延安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高九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N];延安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共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俊;延安时期理论学习及其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4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希贤;延安时期党领导思想文化战线的历史经验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6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7 陈欣欣;延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德钦;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焦金波;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禹;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东霞;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韦宏伦;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及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渊;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5 高斌博;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6 沙红叶;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现实启示[D];延安大学;2012年
7 张丽丽;延安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献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王飞;延安时期毛泽东民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郭杰;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D];延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06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0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