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文风研究
本文选题:毛泽东 + 思想政治教育 ; 参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时代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风典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树立良好文风密切相关。本文从文风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风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研究了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文风的内容、特征、风格和精神,在进行文本解读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概括并阐述了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文风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全面论述了新时期积极传承并大力弘扬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文风的路径,着力探索形成适应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反映时代特征和优良作风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风,以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同时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倡导的新文风树立现实榜样。
[Abstract]:The times need a good style of writing,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od style of writing.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styl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style and spirit of Mao Zedong's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historical re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epochal significance of Mao Zedong's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ways of actively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ao Zedong in the new period,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ways to form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fine style of work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period. A good style of writ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persuasive, attractive, infectious and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et a realistic examp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tyle of writing advocated by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261.1;A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斯图尔特·施拉姆,侯德邻;寻觅毛泽东的思想遗产[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1998年03期
2 郑德兴;权威厚重 继往启今——谈《毛泽东传(1949-1976)》一书的特色[J];北京党史;2004年02期
3 野村浩一,徐黎;毛泽东的思想的特点[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04期
4 鸿蒙;在宏观历史与微观思考之间——施拉姆教授名著《毛泽东的思想》再版评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贾顺梅;;毛泽东为什么没有赴欧勤工俭学[J];中华魂;2003年08期
6 ;毛泽东传(三)[J];共产党员;2004年03期
7 阎长贵;;毛泽东江青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J];共产党员;2008年20期
8 陈晋;;读《毛泽东传》,读什么?[J];求是;2010年23期
9 逄先知;金冲及;;一部伟人的传记——介绍《毛泽东传(1949-1976)》编写的情况[J];百年潮;2004年01期
10 逄先知;金冲及;;一部伟人的传记 介绍《毛泽东传(1949-1976)》编写的情况[J];神州;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兵;;毛泽东的思维结构及其内在张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读后感[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2 李捷;;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产生经过及其理论价值[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李慎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产生的渊源、发展脉络及相关思考——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4 舒新辅;;以历史唯物论认识毛泽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注洪;;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萧延中;曾子墨;;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7 罗燕明;;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与莫斯科会议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金才;;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是怎样探索出来的?[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鲁振祥;;毛泽东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几个重要关节点的再考察[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10 李士坤;;伟大的开创者——对毛泽东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A];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庄福龄;《毛泽东的思想历程》简评[N];人民日报;2004年
2 记者 马海涛;继承发展毛泽东的思想和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曲志红 李术峰;青史如鉴启迪后人[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姚贞;《毛泽东传》超越:从创意到内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毛泽东传(1949-1976)》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等出版发行[N];人民日报;2003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甘霖;毛泽东:把革命火种播撒全国[N];深圳特区报;2011年
7 商报实习记者 崔吕萍;万科权证将摆脱纸灰命运?[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8 中信证券 许建强 薛继锐;创设制度奠定权证市场健康发展基础[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记者 徐建华;权证创设 动了对价含金量的“奶酪”?[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张晓忠;邓小平制度观的理论价值[N];黑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元鸿;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文风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张爱民;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志松;毛泽东社会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刘灵;民主的中国话语[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建;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探索(1956-1966)[D];吉林大学;2013年
8 黄世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赵图雅;中苏论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佘湘;1949-1978:中国群众运动成因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波;毛泽东与孔孟思想关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2 姚兴强;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吉安;毛泽东的对苏战略与抗美援朝[D];延边大学;2010年
4 唐奎;毛泽东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瑞玲;论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秀明;毛泽东执政思想研究(1956-1966)[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友威;毛泽东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10 谷延;毛泽东数字分析法评析[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7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0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