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家族》:“实践的唯物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之一
本文选题:神圣家族 + 科学的实践观 ; 参考:《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05期
【摘要】: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和在物质生产的背后人类创造历史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底蕴——"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达到了从能动的、实践的方面理解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从而划清了自己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界限,为确立科学的实践观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为新的世界观——"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一。甚至可以说《神圣家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形成做出了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
[Abstract]:In the Holy Family, Marx and Engels discovered the proletariat's efforts to eliminate private ownership and create history behind material production-"realistic people and realistic human beings". The aspect of practice understands the ideological height of materialism, and thus draws a clear line between itself and idealism and old materialism, and makes sufficient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view of practice. It lays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new worldview-practical materialism. It can even be said that the Holy Family made a special and decisive contribution to the ultimate form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1年度甘肃政法学院科研资助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社会革命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ZF2011XZDLW22 甘肃政法学院校级重点学科民族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方向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戴岳;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在现代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郑召利;诠释与误读——论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发[J];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3 陈学明;;评卡尔·考茨基的主要理论观点[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4期
4 谭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之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J];考试周刊;2012年56期
5 黎学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史发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万绍和;;论阶级分析法视角下的社会历史发展动力[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春清;历史与人的解放[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张生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汪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兼对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方式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01年
3 关春玲;试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态伦理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白春阳;马克思脑体差别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西大学;2003年
5 崔茂崇;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屈光峰;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及其当代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龙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及其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军林;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唐传开;康德哲学主体性思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姚毅敏;道观照下的人格进路之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先闯;;论《神圣家族》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6期
2 李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神圣家族》的关系再探析[J];世纪桥;2010年03期
3 赵民;岳海云;;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神圣家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殊贡献[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4 付文军;;建国以来《神圣家族》研究综述[J];传承;2011年17期
5 戴生岐;;《神圣家族》的人本性意蕴和社会主义价值诉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代建鹏;;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创作《神圣家族》[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孙述娟;翟晓青;;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的内容及其作用意义[J];商品与质量;2012年S6期
8 崔绪治;;友谊的结晶 事业的开端——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J];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01期
9 王长里;《神圣家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10 郑又成;向生产关系概念的接近──《神圣家族》学习札记[J];武陵学刊;199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聂锦芳;如何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锡进;《神圣家族》的伦理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琳;论马克思《神圣家族》一书对近代形而上学的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朱凯;人的现实自由之路[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2年
4 孙祺;批判工作的历史性推进[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1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1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