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创新发展
本文选题:邓小平 + 人民群众观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8期
【摘要】: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观,这主要表现在:倡导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对人民群众这一历史范畴作出了新认识和新发展;对政党与人民群众、领袖与群众关系作出了新分析;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出了新阐释;提出了人民利益标准与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一致性。深入研究和学习邓小平的人民群众观及其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在今天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Abstract]: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Deng Xiaoping has great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people's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advocating respect for practice and respecting the pioneering spirit of the masses. It enriches and develop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at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are the subjects of history, makes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category of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makes a new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 leaders and the masses; This paper giv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ss viewpoint and mass lin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people's benefit standard and the socialist value standard. It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study Deng Xiaoping's view of the masses and it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镇文;密切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魏洪国;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哲学思考[J];天府新论;1990年03期
3 徐根义;执政党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张鹤;;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J];学习与实践;1994年09期
5 黄书进;“以人民群众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方面[J];理论视野;1999年05期
6 王增力;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J];探索与求是;2000年08期
7 李文敬;在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体现党员先进性[J];决策探索;2005年06期
8 范业俊 ,王凤栋;坚决依靠人民群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9 曾宪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10 艾文礼;执政为民:我们党的力量保证[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松;;坚持党的核心价值 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抒望;;一切能力都是为人民执政——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体会[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成友;;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三个代表”[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4 陈胜云;;以人为本: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底蕴[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5 ;浇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花——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6 党玲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静;;人民为本的价值观的新探[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付克义;;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意识形态和执政绩效[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9 胡锦涛;;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华洪珍;;试析毛泽东的民主思想[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晓桃;好事要办好 实事不落空[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始终和人民群众心连心[N];光明日报;2010年
3 赤心木;对人民群众要真诚有真情[N];陕西日报;2011年
4 张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起[N];朝阳日报;2011年
5 朱健;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N];济南日报;2011年
6 江兴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教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N];安康日报;2011年
7 镇江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 局长 陶卫忠;到人民群众中去[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8 汪金友;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N];河南日报;2011年
9 市委党校 田慧武;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当亲人[N];汕头日报;2011年
10 市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霍永平;密切党人民群众联系问题的思考[N];阳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林霖;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吴毅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实取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永军;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毛泽东政治发展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任连祥;从革命党到执政党[D];吉林大学;2007年
5 伍鸿亮;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立媛;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若干思想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7 赵中源;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多维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起军;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建文;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成长[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永昌;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宋英;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赵静;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对领袖人物指导思想形成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王欣;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关系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冯德楠;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6 叶文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泽勤;论毛泽东以人为本思想[D];湘潭大学;2007年
8 朱丙娟;毛泽东的民本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陈足元;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D];东北大学;2006年
10 凌礼;论毛泽东对战争及其规律的认识[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5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2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