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思想研究
本文选题:毛泽东 + 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 ; 参考:《湘潭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是毛泽东于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来的,是新民主主义文的一个阶段性概念。在其内部,又有一个阶段过程。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思想的萌芽。其后经历了初步形成、正式确立与丰富发展等阶段。“抗日统一战线”不仅具备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特点,也拥有自己的丰富内涵,在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斗争对象、主体对象、内部结构、动力源泉、历史地位与发展前途上,都闪现出别具一格的思想光辉。“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特色文化,同时也是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更是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正是基于此,使得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采取的文化方针政策既坚持了原则性,又体现了灵活性,对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的建设,敌后战场的军事斗争产生了积极影响。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等文化政策也是萌生于此时。“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的提出将统一战线思想由政治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深层次体现的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成熟,其不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Abstract]:"the Culture of the Anti-Japanese United Front" was put forward by Mao Zedong in New Democracy in 1940, and it is a stage concept of New Democracy. The Wayaobao Conference in 1935 decided to establish an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which marked the germination of the idea of "the culture of the anti-Japanese United front". After the initial formation, formal establishment and rich development and other stages. The "anti-Japanese United front"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popular" of the new democratic culture, but also has its own rich connota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the object of struggle and the object of the subjec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the source of power,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are all flashed with unique ideas. "the culture of the anti-Japanese United front" is th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pluralistic culture of all rivers in the sea, and the dynamic culture that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Because of this, the cultural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dopted by our Part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not only adhere to principle, but also reflect flexibility, 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wer in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and the military struggle behind the enemy lin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ultural policies such as "letting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and "absorbing a large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came into being at this time. The proposal of "the Culture of the Anti-Japanese United Front" extends the United front thought from the political field to the cultural field. What deeply embodies the maturity of Mao Zedong's United front thought is not only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but also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also has the guidance function i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eriod.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41;D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赵凯;;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汪青松;“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论传统文化与新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余恕诚;20世纪中国诗学研究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罗本琦;;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刘江;;“工农兵文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确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周家荣;刘小勤;;毛泽东的文艺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福清;实事求是,探索求新——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黎丽萍;;毛泽东对无产阶级的分析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刚;;“两个口号”论争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唐伟;陈立超;;试谈中共琼崖一大推动的琼崖国共合作[A];竹林里风雷——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9年
3 赵晓光;;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论纲[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尚延龄;尚缨;;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两个重要观点——读《毛泽东文艺论集》新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韦志国;宋少净;;不竭的时代精神——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建设先进文化的启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秦忠翼;;论邓小平对马列文论的突破与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王少青;;毛泽东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李衍柱;;相反相成 推陈出新:传统与现代互动的基本规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宋建林;;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丁留宝;;抗战时期宋庆龄的募捐活动述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尕锋盘山;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万笑男;从女明星到人民演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宫正;新中国中医方针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杨全海;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海燕;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科学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罗四
本文编号:1931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3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