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传播中面临的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参考:《山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凭借其自身的魅力和与时俱进的理论特点,使其影响力不论是在广度方面还是深度方面都是其他社会思潮无法代替的。当然,马克思主义这个源自西方的理论也在东方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果实——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些先进的理论成果是凝聚了几代党的领导集体智慧的的结晶,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路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在形成的理论成果的过程中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另一方面,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中酝酿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在传播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不同时期的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传播学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社会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把传播学的知识引入到具有独特中国特点的理论的传播过程中。从传播的角度探讨理论成果的影响因素,并试着分析凝聚着几代领导集体集体智慧的理论成果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困境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针对问题找出应对理论成果传播困境的对策,使更多的人从理论成果的传播对象转变为积极的传播者。最终使党和国家先进的理论财富得以在最大范围内传播、传递并不断创新。
[Abstract]:By virtue of its own charm and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Marxism can 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in terms of breadth or depth. Of course, Marxism, 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 also blooms and bears fruit on the land of the East. In the process of its localization in China, Marxism has produced rich theoretical fruit-Mao Zedong thought, socialism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These advanced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road lamps on the road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thing is not smooth sailing, on the one hand,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in the course of forming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t is advancing in twists and turns.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Marxism has produced rich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a'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However, thes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re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oblems they face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a new subjec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s a cross-subject,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discipl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nowledge of communication into the spread of the theory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which have condensed the wisdom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ollective leader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can fi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and make more people change from the dissemination object of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to the positive communicator. Finally, the advanced theoretical wealth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can be spread, transmitted and innovat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11;D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83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8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