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的双重视界——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与当代西方灌输批判理论的话语差异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 + 西方德育思想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05期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与当代西方灌输批判理论两种话语体系中,灌输是同一语词、两个概念,在内容、方法、意图和结果等维度上存在根本区别。前者侧重灌输的教育意蕴,并将之解释为一种面向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并以科学理论为内容、以启发与引导为方法、以实现工人的阶级自觉为意图和以人的自主发展结果为特征;后者视灌输为教育的对立物,将其解读为一种非理性、反人道的思想传播方式,并以教条式的内容、强制性的方法、盲目服从的意图和心灵封闭的结果为特征。在两种话语体系中,灌输的内涵都具有复杂性。
[Abstract]:In the two discourse systems of Marxism indoctrination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indoctrination criticism theory, indoctrination is the same word, two concepts, in terms of content, method, intention and result. The former emphasizes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indoctrination, and interprets it as an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educational activity oriented to the working class, with scientific theory as its content,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as its metho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worker's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the outcome of human autonomy, which regards indoctrination as the opposite of education, and interprets it as an irrational, anti-humanitarian mode of thought dissemination, with dogmatic content, Mandatory methods, blind obedience to the intention and the result of spiritual closure are characteristic. In both systems, the connotation of indoctrination is complex.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08BKS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来斌;“灌输论”是指导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赖风;潘鸣;;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问题[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申海龙;;“灌输论”学术论争及评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林勇灵;;论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5 冯石岗;李冬雪;;苏联文明中心转移和苏联模式的关系解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申海龙;;建国六十年来“灌输论”学术论争及评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4期
7 蒲国良;;斯大林时期苏联苏维埃体制变异的历史机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董学文;;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黄谋琛;;社会规则的外延和类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10 曹晓飞;张忠江;;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4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8 王川飞;;马克思主义谱系中资本批判理论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熊韵波;;生态概念的意识形态性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晨晔;宋扬;;现代社会视域下坚持群众路线问题的思考[A];“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周太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倪稼民;颠覆·建构·话语失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应文;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王红霞;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转型研究(1949-1956)[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伟;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官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秦正为;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立思;关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002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0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