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的社会资本路径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 + 边疆治理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影响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外,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资本的发展培育状态如何。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提升的重要资源。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绩效与该地区现有社会资本的诸多逻辑关联,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现代社会资本发展不足的现实状况及其对提升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的种种制约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提升的社会资本路径及其相关策略。
[Abstract]:There are a variety of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of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In addition to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Party and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PC in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 capital in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Therefore, the social capital of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CPC to improve its governance performance in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and the existing social capital 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capital in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and its various constraints and influenc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borderland ethnic minority area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social capital and its related 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borderland ethnic areas.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孙中山构建现代国家的探索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研究”(11BZZ014)
【分类号】:D633;D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云波;冯祖威;;对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年19期
2 朱碧波;王砚蒙;;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理论诉求及其反思[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黄建;;社会资本培育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理论视野;2014年08期
4 陶国根;;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9期
5 王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阈下的边疆治理创新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6 袁明旭;;边疆多民族地区利益分化的成因、特点及影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袁明旭;;转型期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及成因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毕研韬;殷娟娟;;新媒体、战略传播与边疆治理[J];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王砚蒙;朱碧波;;论我国边疆治理的体系转型与能力重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部;马静怡;吴开松;;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具备的素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韩俊;;社会资本视角下党群关系探析[J];传承;2014年01期
3 罗鑫;;行政法语义下的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解构[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2期
4 于春洋;;刍议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5 于春洋;于春江;;利益分化对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刘玉雁;孟迎辉;李英;;地方性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基于X省的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浅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8 周浩;;边境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研究——以公安边防派出所应急处置研究为视点[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9 徐立阳;;人民警察在群体性事件中必备的素质探析[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文光;杨滟;;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13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周玉琴;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惠泽宇;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利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金鸽;少数权利的多元分化与整合[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彦春;民族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的立法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谢钢;乌鲁木齐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爱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文波;民族地区突发性群体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6 赵兴国;当代景颇族利益表达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赵蕾;群体性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陈卉;新疆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D];西北大学;2013年
9 饶望飞;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徐志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胡恒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北方经济;2005年15期
3 ;及格线上的中国信用[J];小康;2007年08期
4 杜刚;;论新型媒体对党的执政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5 王乐祥;;关于新疆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及处置工作对策建议[J];公安研究;2007年06期
6 郝时远;;在差异中求和谐、求统一的思考——以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和谐为例[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7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8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肖孝毛;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9 辛西娅·休伊特·德·阿尔坎塔拉,黄语生;“治理”概念的运用与滥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10 颜俊儒;;加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论纲[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路;和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2 刘德胜;;试论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驻军的社会意义[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2期
3 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J];学理论;2011年02期
5 李育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审视[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侯江红;;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境外非政府组织现状与规范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9期
7 李雪岩;龙耀;;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教育发展探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问题研究系列之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张百如;更新观念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的一项紧迫性工程[J];创造;1998年04期
9 叶红;浅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观念现代化[J];民族工作;1998年S1期
10 方盛举,陈立春;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J];思想战线;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振兴;周锟;王达阳;;破解边疆民族地区民生难题的有益探索——新疆伊犁、哈密地区“两居”工程建设情况调研[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2年)[C];2013年
2 金珍;;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以云南高校为例[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金海燕;;边疆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考[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方铁;;处理好边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5 祝有光;左腾英;;《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小学寄宿部功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云南卷)[C];2013年
6 郭大烈;;民族文化类型及其与现代化的调适[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吴海燕;周国炎;;论民族杂居地区和谐语言生活构建——以云南省民族杂居地区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8 方铁;;处理好边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9 孙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谋求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探讨[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周家荣;;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对策研究——以教学质量监测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子花;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N];云南政协报;2005年
2 方慧;中国边政学研究的新突破[N];云南日报;2007年
3 肖文辉 李祥如;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支牧工作的研究[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4 贺薇邋潘蓉;边疆民族地区要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N];云南政协报;2008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张居正 赵启文;谋发展话民生[N];云南政协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凝聚社会共识,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真实需求发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罗淳;特色立镇 能力建镇[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省政协委员、省科技情报研究院研究员 彭靖里;让“科普”走向“科技惠民”[N];云南政协报;2011年
9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大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李皓 杜肯堂;边疆民族地区要加快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宏杰;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石正义;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吕怀玉;边疆民族地区减贫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王鹏;祁连山牧民生态哲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芳芳;城市化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王欣;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关晓菲;边疆民族地区热点舆情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机制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张玉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刘凯;科技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永鑫;边疆民族地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段志坚;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赵志忠;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宋燕;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59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5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