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06-25 21:42

  本文选题:邓小平理论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7期


【摘要】: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崇富等著的《邓小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一书,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项目"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最终成果,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于2015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Abstract]:The Marxist interpretat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written by Li Chongfu, memb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a decade of dedicated research. As the final achievement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Marxism", a major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t is included in the Series of Marxist Studies in the Libra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which was published by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in January 2015.
【分类号】:A8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胜;当前学习邓小平理论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2 胡巧玲,昝剑森;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髓[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3 谢保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4 齐万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5 窦凤莲;从生产力观点看邓小平理论的主题[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蔡建淮;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形象意义[J];唯实;2000年12期

7 顾浩;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J];学海;2000年03期

8 ;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和检验科技群团工作[J];学会;2000年01期

9 杨淑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伟大旗帜[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包心鉴;站在21世纪的历史方位上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价值[J];新视野;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玉龙;;解决突出问题 把邓小平理论学习引向深入[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2 杜明娥;;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邱信利;;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特点及指导意义[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张澍军;;论邓小平理论“三进”的战略蕴涵[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陶文楼;;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思维模式再探[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学川;;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探要[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胡明因;钱寿海;;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邓小平理论[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8 徐书华;;再论科学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黄志恒;;论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意义[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翁洁;;试论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深化[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晓杰 孙维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力作[N];吉林日报;2003年

2 许嘉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和行动开创参政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研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4 整理 高赛;邓小平理论光耀中国特色之路[N];光明日报;2010年

5 丁娟;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妇女发展事业[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中港四航局宣传处;邓小平理论指引四航人[N];中国交通报;2004年

7 张国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序[N];重庆日报;2004年

8 王杰;开拓邓小平理论研究新领域[N];中国人事报;2004年

9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孙殿波 作者单位 03级电信二班;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N];大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炳林;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军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仁健;邓小平理论传播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2 殷明耀;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公明;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实践贡献[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饶志华;论邓小平理论的社会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彦龙;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细平;邓小平理论:集体智慧的结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维;邓小平理论视野下的“小康社会”[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谢永川;邓小平理论方法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禹建萍;邓小平理论与转型期的利益群体分化[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高国刚;邓小平理论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67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67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