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厘定与译本甄别:《共产党宣言》汉译考
本文选题:《共产党宣言》 + 汉译本 ; 参考:《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02期
【摘要】:当前,学界对《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甄别存在较大差异,有十二译本说、二十三译本说、十译本说等。要正确地厘定《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的种类,不仅要明确判定独立译本的标准,而且需要厘清译本源流以及译本间的内在关系。译者、蓝本以及内容变更幅度都应该成为判定译本的重要参考因素。当前可考证的《宣言》汉译本,建国前存在7个,分别是陈望道译本,华岗译本,成仿吾、徐冰译本,陈瘦石译本,博古译本,乔冠华译本,莫斯科译本;建国后存在一个包含4个版本的中央编译局译本"系统"和1978年成仿吾译本。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re are twelve versions, 23 versions, ten versions, and so on. In order to correctly classify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clearly judge the criteria of independent translation, but also to clarify the source of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Translators, originals and the extent of changes in content should all be important reference factors in judging the translatio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re were seven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Manifesto, namely, Chen Wangdao, Hua Gang, Cheng Fangwu, Xu Bing, Chen Jianshi, Bogu, Qiao Guanhua and Moscow.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was a system of four versions of the Central Compiler Bureau and a 1978 Cheng Fangwu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科部;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14CKS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建陵;寻访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J];档案与建设;2002年02期
2 周一平;中共党史版本学基本理论问题初探[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01期
3 黄忠廉;;《共产党宣言》汉译考[J];读书;2009年04期
4 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头一瞥——从《共产党宣言》重要语句的中文翻译说开去[J];党的文献;2011年06期
5 聂锦芳;;版本考证与文本解读、思想研究的关系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3期
6 金建陵,张末梅;南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大村泉;张立波;;《共产党宣言》的传播·翻译史概观[J];经济学动态;2008年06期
8 高放;;《共产党宣言》有23种中译本[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9 黄国秋;田伏隆;;蜀魂是我国最早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J];学习与探索;1983年02期
10 柯平,王国强;关于版本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纯良;;汉匈和战之利弊述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2 燕鸣;医学期刊文字差错剖析[J];编辑学报;1996年01期
3 万宇;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全集的出版状况[J];编辑学刊;1997年06期
4 张志强;“出版学”概念的历史考察[J];编辑学刊;2001年02期
5 林穗芳;与图书出版统计有关的一些术语用法规范化问题[J];中国编辑;2003年06期
6 孙t,董高怀;“三审制”,并非简单的话题[J];编辑之友;1999年06期
7 黎海英;;论营销语境下选题的策划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12期
8 李新祥;;出版定义的类型研究[J];出版科学;2011年01期
9 孙跃纲;;《共产党宣言》中的发展学说[J];长江论坛;2012年03期
10 姚元军;廖嘉;;改革开放以来《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连益;连真然;;浅谈双语词典附录设置的十条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田建平;;论出版传播[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曹智勇;;中医药期刊文字差错剖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4 凌玉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术语复义性考略[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保贤;;编译局《共产党宣言》汉译本考[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颖;中国特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李辉;高等农业教育教材建设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宝荣;走向大众:宋代的出版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倪庆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朱晋平;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出版业的改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文革红;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清初通俗小说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国荣;浅谈我国计划生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吴凯波;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农村留守青年文化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计根;马克思主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贾世琦;高校团员意识教育长效机制途径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李园;论法国文化软实力[D];外交学院;2011年
6 杨珊珊;南诏始祖传说两种文本的差异与交融[D];云南大学;2011年
7 李圣雷;《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伍s,
本文编号:2085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085831.html